《星空农场》分卷阅读12

    这让苏大全他们为自家孩子自豪的同时,也有些承受不住如此火热的视线。

    苏立航却是没感受到,他现在正在冰室中盯着众人搬运蓝鳍金枪鱼。

    “让让,当心脚下,这大家伙蹭坏一点都要赔不少钱。”

    众人闻言,不自觉往后退了退,让出中间更宽的道。

    张松开路,陈少东和陈生打头抬着一个大箱子前端,一行人什么也没说,那一副昂首挺胸的模样,却无言地表露出众人此刻的心态,

    “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这么一声,原本安静下来的场面瞬间骚动起来。

    “哇,好大一条鱼,妈妈,我也要。”这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在童言童语。

    “乖,回去让爸爸给你抓去。”这是妈妈没什么诚意的安慰。

    “我们这很少见到蓝鳍金枪鱼,这么大个,更是闻所未闻,难道新手真能走大运?早知道我也上船,不说能得个利是钱,就是沾沾光也好啊!”

    “早干吗去了?现在才说这个,晚了。”

    “管那么宽,我说说还不行吗。”

    “好了,别吵了,看称重,我听说金枪鱼都是个头越大越好。”

    场面立刻安静下来。

    皮重刚才就称过,现在再秤一次毛重就行,当装有蓝鳍金枪鱼的箱子被放上磅秤,众人目光全都被吸引过去。

    因着苏家湾不是金枪鱼产地,甚至整个衡阳县都只偶尔出现一些金枪鱼幼鱼,对金枪鱼价格不了解的大有人在,但识货的人也不少,口口相传之下,大家都对金枪鱼行情有了大致了解,因此村民看向苏家的目光更加热切。

    “五百六十斤!”当这个数字跳出来时,众人顿时哗然。

    张万却没在意这些,径自取了少许鱼肉进行简单检测,等待片刻后,结果出来,肉质上乘,口感极佳,比之前苏立航提供的海鲜还要更上一层。这时,他面上虽极力保持镇定,心底却早已波涛汹涌。

    金枪鱼本身就是上等美味,面前这个更是上等中的上等,比之那些特供品都毫不逊色,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才是真正的顶级海鲜!

    只是高兴还没多久,张万立即感到情况尴尬,墨轩注册资金只有一千万,虽则公司一直有盈利,但多数都投入经营当中,现在能动用的资金只有五百多万……

    张万刚想掏出电话向上头汇报,目光扫过苏立航,当即改了主意。这也是墨轩股东,还是和柯彦斌并齐的大股东,找他商量也一样。

    ☆、第 18 章

    苏立航头回出海便捕到一条五百六十斤重的蓝鳍金枪鱼,还卖出一千万天价的消息不胫而走,苏家湾沸沸扬扬了好一阵也没能彻底消停下来。

    “少东啊,下次苏立航找你,你可一定还得去。”

    “嗯。”

    “阿生,下回机灵点,好处不能全被陈少东一个人拿去,你们一起出去,干一样的活,他就比你多看了会钓竿,结果你瞧瞧,他比你足足多拿了三十二万,三十二万!你赚十年都不一定能赚到这么多。”

    “好了,妈,别说了,我耳朵都快听得起茧,我也拿了十八万,不少了!”

    陈生妈白了儿子一眼:“这我能不知道?我不就多唠叨两句吗?那可是三十二万唉!行,行,我不说了,回头记得多去苏家转转。哎呦,我怎么把这给忘了,你现在就去,正好前两天你大姐送了点山货过来,给苏家送些过去。”

    陈生挠了挠头,不得已只得拎着一堆东西朝苏家走去,途中碰到同样目的的陈少东,两人相视一笑,心有戚戚焉地并肩而行。

    在这次出海中得利的十五人,或早或晚,都对苏家表示了谢意,其他村民可就心里憋着一股气,眼馋羡慕得紧。

    好在多数也就止步于此,想的也是下回定要想办法把自家小孩给塞到苏立航船上,并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念头。至于极少数心思不纯之辈,在村里也掀不起多少风浪,闲言碎语不可避免,总体上来说,大家对苏家的观感原先就挺不错,现在还有利益上的牵扯,只要人不傻,朝苏家靠拢都来不及,哪还会在背后兴风作浪。

    村里最近都因这事久久不能平静,苏家就更是如此。

    当初张万只给苏立航转账了五百万,剩下五百多万打的是白条,直到回北市之后才结清。

    这事闹得这么大,都成为地方新闻上报,网上也有消息传出,亏得金枪鱼本就是名贵海鲜,放眼全世界,比这个价高的也能找出不少,倒也没引起多大轰动,但在衡阳县苏家算是真正出名,消息压根就瞒不住。

    苏家亲友纷纷或亲自上门道喜,或打电话询问,确认消息无误之后,脸上神色可就精彩了,什么表情都有。

    苏立航知道穷家乍富最麻烦,他也光棍,拿出两百万任由爷奶爸妈处理,余下那些可就不允许亲戚伸手。

    对于把三百万分给跟他出船之人,村里流言蜚语诸多,背后说他傻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苏立航也惊讶于他钓到的这条蓝鳍金枪鱼竟然这么值钱,但并不后悔。说他花钱买人心也好,看透人品也罢,总之这么多钱花出去,起到的作用也相当大,以后苏家在村里行事只会更加方便,他要是有什么想法举措,也更容易实施,没准等苏成下来,他家还能出个村长。

    这跟平白撒钱又不同,那可就真成了人傻钱多,苏立航还不至于如此,也没那么多钱供他挥霍。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阵子,苏家前所未有的热闹。苏立航能跑出去躲清闲,苏家其他人却是不行,手握巨款,外加应对突然上门的七大姑八大姨,苏大全他们都有些心力交瘁。

    苏立航看这样下去不行,干脆提议把他家左边这块空地给买下来,至于起新房,这个还是等等再看,现在城里楼盘大都停工,想必是有更好的材料出来,他们先观望再说。

    苏立航曾经起过多买些地皮的打算,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农用地升值已经无可避免,他要是占据村里过多资源,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给弟妹买宅地,这点却是无人可以诟病。

    只是村里宅基地不值钱,就算把苏家边上空地全买下,也只花了这次收益的零头都还不到。这回,连苏立航也发愁了,眼下钱来得真不是时候,买车建房都不合适,得了,为了让家人过几天清静日子,苏立航给他们报了个旅游团,先去外边松快松快再说。

    苏大全一行四人,穿着苏立航苏珊两人特意为他们挑的新衣裳,一脸别别扭扭地登上飞机,心里唏嘘不已。

    两个多月前,家里还欠了一屁股债,现在鸟枪换炮,苏家发迹太过迅速,导致苏家人思想都还没转变过来,猛不丁穿着以往连看一眼都舍不得的衣服跟团旅游,这让一辈子扎根在农村,从来没有过这个想头的姜燕四人手足无措,偏又不忍拂了苏立航兄妹的好意,可不就成了现下这样子?

    目送四位长辈远去,苏立航侧头对请假过来的苏珊说道:“姗姗,家里现在有钱了,哥给你找个服装设计院校进修一下,或者干脆再读个几年,你看?”

    “好。”苏珊这回没再迟疑,她现在等于是在为师傅打白工,要是放在以前,她不会有任何不满,没钱没背景,还要学一门手艺,不付出一些代价凭什么让师傅教她?现在情况有变,想法自然跟之前不同,中专学不到多少东西,大学不一样,最主要是大学生这个光环,让苏珊羡慕不已。她考中专而不是高中,有一部分是成绩问题,另一部分则是综合家庭条件作出的选择。

    其实像苏家湾这样相对较为偏僻的渔村,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几率都不大,女孩子更是因种种原因,上高中乃至大学的更少,甚至中专中师之类都不多,多半都是初中毕业后见学业无望便出门打工,或者早早嫁人。

    苏珊以前虽羡慕那些能上高中甚至大学的女孩,却从没抱怨过什么,她清楚自己和弟弟两人的处境,尤其是她,到大伯家生活时她早已经记事,大伯大妈能供她读中专就已经不错,亲爸妈在都未必会有这等待遇。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能有更好的前途,苏珊不会推拒,站得高看得远,同样,她能回报的也就更多,没必要为继续花家里钱而耿耿于怀。她跟着师傅学习也近两年,以前是有师傅压着,不能接私活,等进了学校,她也能赚些钱,开销应该不会太大。

    “那就这么定了,你先跟着师傅,等事情成了,再好好跟师傅说明情况,咱们好聚好散。”

    “好。”苏珊笑得眉眼弯弯,颊边露出一个小酒窝,真正有了这个年纪小姑娘该有的风采,“立航哥,家里有钱了,你也别太辛苦,身体要紧。”

    “知道。好了,车到了,快去检票。”苏立航点头应下,往苏珊包里塞了笔钱,“别太省,就你这点花销哥还供得起。”

    巴士缓缓驶离长途车站,苏珊低着头,眼睛泛起红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之前还能笑脸相对,现在再也忍不住,她家终于熬出头了。

    苏立航将堂妹送走后,打开临上车前被堂妹塞入怀中的小包一瞧,顿时眉眼都染上笑意。他拿起衣服展开仔细打量,蓝灰色薄风衣,耐脏,又清爽,主要还是符合他的喜好。布料并不是一整块,有拼接迹象,不过不细瞧基本看不出来,做工精细,样式迎合潮流,最重要是这衣服是苏珊亲自设计,独一无二,虽说没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衣衫并不值钱,但苏立航不会去计较这些,有心就行。

    看来堂妹私下里很是用工,两年能拿出这样的成果,手艺起码比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的裁缝师傅要高不少,再进学院潜心学个几年,没准还真能在服装设计一道上闯出一条道。

    爷奶爸妈一走,家里瞬间空荡许多,白天没事时就苏立航一人,只晚上还有苏舸这个小家伙陪着,好歹多了些人气。

    期间也有亲戚上门,大多见长辈不在,稍坐了坐便告辞,少部分却是刻意趁这个时候过来,以为苏立航这么个小伙子容易糊弄,结果除了喝了一肚子茶水,带了点农产品回去外,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苏立航可不管这些人背后怎么说道,他们明显带有目的而来,他愿意给自家出产的农产品作为回礼,就已经够好心,别人想吃都还不一定能吃到,也就看在跟自家多少有往来,做事没有太过分的情面上,否则他才不会烂好心,真要如此不知好歹,他宁可去买礼送人,也不会送自家农产品给他们。

    不等苏立航再次安排出海,新政策便接连出台,首先便是夏收后田地渔场重新分配。这下子村里便如同炸开了锅,忙着找关系将户口迁回村的有之,不愿把握在手中的田地返还给村里的有之……闹闹腾腾的,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结果,这次村里格外强硬,迁户口的也没能如愿,户籍处已经暂停这项服务,全国都是如此,没人能走后门。至于那些有后台,消息灵通的,早就提前办妥,哪等到现在?

    “终于来了。”苏立航心头一松,不过他要忙的事情也不少,他家的地和渔场最好不要动,经过上回狂撒三百万这一举措,苏家在村里的话语权大了许多,现在苏家可是有不少拥趸,这样的小事应该不会有人为难,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

    苏立航锁上院门,去村委会探口风。

    ☆、第 19 章

    这几天村委们算是忙翻了,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没有多少歇脚的时候,苏立航也是等了好长时间,才瞅到空档,提溜了一些海产找村长他们喝酒闲聊。

    聊着聊着,苏立航便把话头拐到分田地上。

    苏成等人彼此对看一眼,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倒也没说什么,轻车熟路地应付起来。

    苏立航并没打算怎么样,便趁机将他的来意用三言两语给说清。

    苏成等人一听,全都松了一口气,这事好办,他们还以为苏立航也像其他村民那样,是来托关系走后门要为自家捞好处,那可就有些麻烦。

    如今苏立航家在苏家湾的地位不同往日,要是搁以前,能办的他们就给办了,现在不行,国家摆明了要严肃处理此事,政策一出来,就不允许徇私情,该如何便如何,否则他们这些村干部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孰轻孰重,他们心里门清,但得罪人也是肯定的,眼下能避免此事,自是皆大欢喜。

    解决了这桩事之后,苏立航开始倒腾自家田地和渔场。

    原先这些都是苏海夫妻在打理,田地除了多半用来种植水稻之外,其余全种上各式蔬菜,瓜果之类极少,即便种了也只是给家里孩子尝鲜,毕竟那时苏家穷,苏海几人照顾蔬菜就颇费精力,分不出太多心神在其他作物上。

    渔场那边也是如此,苏家所养海产多是容易打理之物,可想而知,价格都上不去,再加上当时苏家湾水质不怎么样,赚头自然就小,苏家人便把更多心力放在种菜上。

    卖菜好歹风险小,还见天就能看到收入,比养殖海产更让人放心,起码种菜只要不是遇上天灾,就必然有收益,只是收入多寡不同罢了,养殖则不然,提心吊胆还赚不了几个钱,怎么选择便一目了然,苏家湾渔业越发萧条也就成了必然。

    苏立航站在自家田地边上,放眼望去,全是或绿或黄的蔬菜瓜果,有那么一瞬间,他想把苏家湾所有空闲田地全都承包下来,最终他忍住诱惑,打消了这个念头。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