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苏立航三两步上前,笑着说道:“这么激动,难道又捞上来稀罕物品不成?”
他本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竟还成了真,陈生带头跟他道喜。
“小航,是大龙虾,少说也有几十只,个头还都不小。”
“底下应该还有,赶紧清理,死了就卖不上价。”
苏立航又添了把火:“要是多,中午就吃大龙虾,每人至少半只。”
这下子众人干劲更足,张松除了叹息一声苏立航厚道之外,也说不出什么。到底这里多数都跟苏立航从小玩到大,他做不到跟普通鱼老板那样斤斤计较,等多来几次,恐怕就没这么大方。
苏立航心里美滋滋的,他很快就想明白,为何昨天白天几乎很少见到大龙虾的踪影,一晚上过去,却收获颇丰,原因无外乎昨天白天是用拖网,船速再慢,也有个限度,本就生活在中上层的鱼虾蟹还能追上,再往下很可能就追丢了。
想清楚后,苏立航不由庆幸,下了贝类饵料的竹笼放置的位置够深,要不然就它们那缓慢的移动速度,就算渔船只是随波逐流,这里也没大的洋流,依然很可能追着追着就追丢了。越想越觉得是如此,他估摸着这三个竹笼里的收获,只吸引了沿途遇到的那些,闻着味追过来的,怕是大多努力半天,结果都前功尽弃,却侥幸得以活命,也算是因祸得福。
苏立航跟着陈生等人笑闹一阵后,又转回张松这边:“松伯,你还没说这是什么。”
“你不是猜到了?就你想的那样,是鲍鱼,具体哪种鲍我都不太分辨得清,不过这些鲍鱼太小了,值不了几个钱,你回头放你家渔场里试着养养,要是能成,以后来钱就稳当了。”张松话虽这么说,脸上却并没有多少喜意。
主要还是苏家湾渔场水质不怎么好,养殖鲍鱼对水质要求却不低,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不试一下谁又能确定一定不成?再怎么说,这些都是野生鲍鱼,价值比经过不知道多少代人工培养的鲍鱼要高不少。
苏立航伸出手使劲往下拽吸附在水箱壁上的鲍鱼,结果愣是没拽动,果然不愧为吸附力极强的鲍鱼,即便还小,已经具备这种能力。
既然鲍鱼出现在这片海域中,那这里的水质应该符合鲍鱼生长需求,苏立航没有另外添加黑液,欣赏了一会鲍鱼的“英姿”,便加入分拣渔获行列中。
大龙虾数量比预想中还多,一斤往上都有上百之数,苏立航估摸着渔船经过这一片区域大龙虾差不多被一网打尽。小的那些除了留下一部分养到自家渔场中外,其余都分给想要拿回家养的船员,现在他能靠黑液赚钱,倒是不太计较这些。
鱼虾养不活的都冰鲜保存,其他都养在水箱中,好在苏立航准备充分,这才没有出现面对大量渔获,却不能妥善安置的状况。
一通忙活下来,船上一帮年轻人更加腰酸背痛,苏立航索性给他们放了半天假。没办法,他租的只是小型拖船,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人力,饶是他往高了估算,一气就请了十几个人,人均劳动量依然有些超出预计。
苏立航让张松换了个地方,接着又抛下投网等捕捞工具,便抛锚停泊,让该补眠的补眠,活动筋骨的活动筋骨,养精蓄锐准备傍晚时分再战一回。
昨晚连带着今早收获实在丰盛,大龙虾都只是小头,兼之苏立航又给船员放了假,中午便破例开了几瓶酒,人手一杯酒,一只鲜美的大龙虾,外加众多现捞的海鲜,再加几盘新鲜蔬菜,吃得那叫一个尽兴。
“老张,要是每次都有这等待遇,就是钱少点也乐意。”徐林微眯着眼,一脸满足,
“得了吧,也就苏立航这小子还不清楚行业门道,才会这么大方,等这次回去后再要出船,可没那么容易,上下不得打点一番?还得办这个证,那个证,你见过有几个渔船老板如此大手大脚花钱?”张松瞥了眼兀自闹得起劲的那群小年轻,伙食能有这么好,或许还沾了他们的光。
“苏大全两父子也算是苦尽甘来,这些年光靠那几亩地养活一大家子人,也真心不容易。”
“谁说不是?起早摸黑,比我们还辛苦,主要是负累多,像我家就我们老两口,孩子早就分出去了,要不是不想看儿子儿媳妇脸色,早就可以在家享福。他家倒好,正劳力两个,副劳力两个,其余四个全都是学生娃,苏海两夫妻还不能跟着出船,连出去打工都怕家里老人小孩没人照顾不放心,啧啧,也难为他们。”
“苏海两口子真没说的,心好,按说我们村风气算不错了,可愿意收养侄子侄女,还一养就十年的,真心找不出几个。”
“好人有好报吧,听苏大全说,他那孙女毕业近两年,一直跟着师傅,就靠那点学徒费用撑着,轻易不开口向家里要钱,也不让家里多给,他们只好多寄点吃食过去,现在她快出师,也算是熬出头。”
“我要是能有这么能干的孙子孙女就好了,苏立航这样的不强求,就算来个苏大全孙女这样的也不错。”
“哈哈,你想多了,这事全看运气,不是你想有什么样的儿孙就能有什么样的儿孙。”
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但反着来的也比比皆是。并不是所有付出和收获都对等,要不然这个世界早就趋于大同,哪会有人生五味之说,只有亲自品尝过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咸。
本来,苏立航打算下海潜水,现在有了这么多收获,他便放弃这个想法,潜水有危险,他和陈生等人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还是先回去练下再说。
众人不无遗憾,却也没有多执着,这里多数人都是泡在海水中长大,虽没出海这么远,但谁没见过海中情景?既然有潜水设备,那他们有的是机会尝试,不用急于一时。
苏家湾码头。
“快看,回来了。”
“这边,这边。”
“让让,别挤。”
……
苏立航:“……”
苏家湾小码头上挤满了人,苏立航一脸大写的懵字,左右一看,才发现他忘了兄弟们年少气盛爱炫耀的德性,恐怕手机一有信号,便迫不及待大肆宣扬吹嘘,人不多才怪。
苏立航倒也没恼,这事是他自己的失误,事情既然已经这样,抱怨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想着怎么解决。
趁着靠岸还有点时间,苏立航赶紧拨通柯彦斌电话:“你派的人过来了?”
“到了,负责采购的还是张叔,盯着我这边的眼睛不少,这事情也瞒不了多久,索性不再临时找人,他会给你一个合理的价,其他人我暂时不放心。”
“行,那就这样。”
苏立航收起电话,眼睁睁地看着围观的人群一拥而上,还是张松等人有经验,扯着嗓子叫人筑起一道人墙,将众人拦在舷梯口。
“小航,哪家是你叫来的?先让他们上来,其余人都退后,退后。”
“老张,我们也算是熟人了,怎么把我们都拦在外面,快让我们上去。”几个离苏家湾比较近的鱼老板不满了,怎么能把生意拒之门外?
“王老板,真是不好意思,这里由苏立航苏老板做主,我就是一个干拿工资的,得听老板的话,您那,多多包含。”
大家都是熟人,倒也没太过,见好就收,只是还有些不甘心地问道:“老张,船上货多不多,不会他们一家就全吃下吧,那我们岂不是白跑一趟?”
这次张松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就像他说的那样,船上的货都是苏立航的,怎么卖,卖给谁那是他的自由,旁人只能提点,却不能做他的主,只得陪着笑脸把目光转向苏立航,看他怎么说。
苏立航还是太年轻了,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虽然因性格因素,瞧着就比较沉稳可靠,处理起来也有些无措。
“小航。”
正在苏立航想办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时,一声熟悉的呼唤传入他耳中,他立即喜上眉梢:“爷爷,这边,快上来。”
苏家人其实早就到了,只是被挤在看热闹的人群中,一时抽不开身,现在这么一喊,村民都很识趣,自动让出一条道给他们。
以苏大全为首的苏家人依次上船,之前还只是激动,等真正看到船舱中的收获时,才知道什么叫震撼。渔船吨位虽然不大,但那是跟其他地方的船只相比,在苏家湾众人眼中却已然不小,如今捕捞上来的渔获几乎堆满整个船舱,不过出去四五天工夫,就能有这么多收获,这已经是多少年都没有过的场面。
犹记得苏立航去礁岛海钓那天,一艘渔船满载而归,都被村民念叨了许久,那艘渔船可是真正小渔船,吨位比苏立航脚下这艘小多了,船员也只那么三五个,那次都被那么多人围观,这次场面更大,看来苏家怕是真出名了,至少在衡阳县是如此。
苏立航拉了下苏大全,将他从震惊当中拉回神:“爷爷,外边来了不少鱼贩,估计等会还会有更多听到消息的人赶过来,这次的收获说好了要送到我跟同学开办的公司中,你看这事怎么解决?”
☆、第 17 章
苏大全眼睛眯起,眉头拧成一个“川”字,思考片刻后说道:“家里不是有渔场吗?我瞧着鱼虾品质比以前要好,你问问张经理他收不收,不收的话,正好推销给今日过来的鱼贩子。要是这行不通,就跟张经理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匀一些次等鱼虾出来,实在不行,实话实说便是,断没有强买的理。”
这一点苏立航也明白,他为难不过是不想把关系弄糟,苏家湾在他不断投放黑液之后,正在逐渐恢复元气,以后上门拿货的鱼贩和鱼老板会变多,和气生财吗,自然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当然,这是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况下,要是鱼老板们做得太过,那他也没必要给他们面子,即便背后没有柯彦斌他们,苏立航也不是怕事的主,这么点小阵仗还不放在他眼中。
问过张经理,见他摇头之后,苏立航只能无奈地对爷爷摊手,示意不行,就连苏家渔场养殖的鱼虾,也得等张经理看过确认品质后才能决定。
生意做的越大的商人,嗅觉越灵敏,小摊贩瞧着人数多,其实是跟着起哄,这帮人最难缠却也最好解决,搞定上面带头那些人就行。
苏大全便是这么做的,他已经多年没有出海打渔,对这些不大了解,便走到张松身侧,问明状况,找到带头之人跟他这么解释一番后,场面变得平和。
王老板不是什么大老板,只在衡阳县海鲜市场这一块还有些能量,但该有的眼力见不缺,若是衡阳县本地老板,他还能拉着人分一杯羹,北市过来的老板,这就让他有些却步。若非想着苏家就是地道的农家,还想试一试,他压根不敢挑唆小摊贩闹腾,不过瞧着没便宜可占,他便也歇了这份心思,对着鱼贩子们说了几句,起哄作妖之人便慢慢消停下来。
王老板看着挂着北市牌子的几辆生鲜运输车,直叹可惜,蓝鳍金枪鱼他不敢宵想,青蟹大龙虾他还能搏一搏,再不济对虾能多弄一些,听说不少都是活的,定然能卖个好价钱,现在……唉,不想了,跟苏家交好,说不定还能从他们指缝中漏一点出来,索性干脆带着人堵在舷梯入口,跟后来的老板们解释。
苏立航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能卖货给他们,他可以送啊,只要不是像蓝鳍金枪鱼这样的高档海鲜,送礼给人完全没问题,供货合同上有写这个条款,他不用担心合作中间起冲突。
“大全,咱这码头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是不是让大家都见识一下?”村长苏成熬不住众人恳求,出面交涉。其实莫说姑娘媳妇小伙子们,就连他这个老家伙也很好奇,蓝鳍金枪鱼并不在苏家湾这个纬度海域活跃,更不用说出现在百来米深的浅海,难得一见的稀罕物,自然大家都想亲眼瞧瞧。
苏大全回头跟苏立航商量了下,高声说道:“成,不过上船不行,渔船地方太小,倒腾不开,一会空出一片地方,好摆放东西。”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苏成作为村长,颇有些威信,他几声吆喝之下,看热闹的村民很快就变得秩序井然。
随着时间过去,码头这边越发热闹,听闻消息的老板陆续抵达,车辆将外围堵了个水泄不通,都快排到村里。
王老板一次又一次地跟后来者解释,场面倒是一直都在控制之中。
衡阳县作为临海县,海鲜大老板不缺,时间越靠后,这样的人也就越多,他们彼此间不是竞争对手就是合作伙伴,平时难得凑这么齐全,这时候苏家湾小码头倒成了交际场所,众人你来我往,相谈甚欢,反倒把此行目的给忘在脑后。
难道这些老板真忘了?显然不可能。这不,随着一箱箱冰鲜搬下船,搁在苏成让人临时搭建的遮阳篷中,所有人目光都被吸引过去,老板们更是。只是这些还不能打动他们,即便这些冰鲜瞧着品质非常不错,但品种所限,连中档都算不上,自是不放在他们眼中,目光在上面一扫而过,便重新转回舷梯口。
苏立航他们在船上只分类装箱,并没有按价格高低排,张万不是,既然不能低调,那索性就来把大的。那条蓝鳍金枪鱼他可是看了,并不是苏立航估测的三百斤,以他采购多年的经验,目测应该有五百斤上下,肉质细腻,表皮光泽度良好,除了头部因挣扎有较大损伤之外,身上基本不见大的伤口。
这样的品质,又这么大的蓝鳍金枪鱼,那价格就不同寻常,张万刚见到时,都不由大吃一惊。他听过这条蓝鳍金枪鱼的捕捞过程,除了羡慕苏立航的好运气之外,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可真是不出名则以,一出名惊人,不知道等会称重之后,得知那夸张的价格,苏立航会不会激动得语无伦次。
张万有想过随便给个价就买下来,这个念头刚起就被他拍飞,这种断自家后路的做法,他不屑也不敢做,被上头人知道,恐怕他这个采购经理也做到头了。
因着不是深海品种,除了少部分承受不住体内外气压突变,一出水就死亡的海味之外,其实大部分被捕捞上船时,就算不是活蹦乱跳,也还有口气在,奈何受条件所限,没法提供足量水箱暂养,多数只能用冰块保鲜。
饶是如此,当一箱箱渔获层层堆叠在一起时,那壮观的场面也让苏家湾村民震撼不已。这还没完,之后送过来的活鲜,更是惊爆村民眼球,及至青蟹和大龙虾上场时,村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苏家湾渔业再萧条,村民对市面上的海鲜价格也有个大概了解,这些海味品质明显比苏家湾出产要好,价格肯定更高,不说那些批发价二十往上的对虾,就是寻常鱼类,数量一旦上去,价值也不可估量,更何况后头还有为数不少的青蟹和大龙虾等,只眼前这些,轻轻松松就能卖个几十万,苏家这是走了大运,一遭就翻身,顿时饱含各种情绪的目光纷纷射向场中的苏家人。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