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芜州一战之后,凌玉城被锁拿回京,投入大牢。彼时满朝缄口,只有这位以癖好南风闻名朝野的荒唐王爷闻讯,派管家去和大理寺丞喝了杯酒,席间轻描淡写提了一句:“王爷昨儿个说起,那孩子生得不错,打坏了怪可惜的……”
其时合朝共知凌玉城下狱乃是权相柳明夏的意思,只是这位宰相虽然权倾朝野,也不至于为这点小事拂了一位亲贵王爷的面子。托睿亲王这句话的福,凌玉城在牢里虽然屡受拷掠,总算没有伤筋动骨。等到侥幸脱了牢狱之灾,他虽然满心别扭,也曾诚诚心心上门叩谢,却在王府门口就被挡驾,这些年除了岁时派人送礼,当年的恩惠,竟是从来没能亲口谢上一声。
“王爷,您的来意,不用说我也知道。您对我有大恩,如果是别的事情,不用您开口,我也绝无二话。只是这件事……恕我忘恩负义,不能从命。”
宁轩苦笑着微微摇头。不要说这件事,就算十年前那一遭牢狱之灾,也是大虞皇家对不起眼前这个年轻人,他当年受宁秀所托伸出援手,无非是想多保存一分国家元气,聊补今上之过于万一。今天前来相劝,也是放不下祖宗庐墓的大事,哪怕厚着脸皮挟恩求报也得走上一遭,奈何凌玉城一开口,就把他的话头堵得****净净。
“你……真像你娘。”
二十多年前那个艳冠京城的倩影恍然如在目前,睿王不觉出神,脱口叹了一句。眼看着凌玉城眼神一凛,蓦然挺直了脊背,整个人顿时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他微微摆了摆手,惘然轻叹:
“我说的,是你的生身母亲。”
“你是外室之子,在府外长到七岁才回归云阳侯府,你父亲没来得及见你一面就战死沙场——固然是当年侯府远支争爵争得乌烟瘴气,你嫡母敬敏长公主愤而上书才让你袭了爵位,可是从头到尾为什么没有人质疑你血脉,这些年来,你可有想过?”
“王爷是说——”
“你生母当年也是虞阳花魁,王孙公子争相交游的人物,清歌妙舞,一管玉笛妙绝京师。后来一朵名花为你父亲所得,你父亲为了她,跟老云阳侯不知闹了多少次,家法也不知挨了多少,到底还是求到了老侯爷点头。只为正妻没有进门,权且安置在外宅,说好等迎进了正室就抬她进门。后来……”
后来,敬敏长公主下降。
为了公主的面子,就算原先抬过几房妾室,说不得也要打发走了,何况一个出身风尘的外室。
“当年你父亲奉到圣旨……被老侯爷在家里足足关了七天。一出来,就拉了匹马,直奔外宅。当时他和你生母说了些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但是差不多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你生母断发毁容,发下誓言,与你父亲此生再不相见。”
“那时候你生母已经怀胎数月,她只一身随身衣衫,绝然出走,外宅里金帛首饰分文不取。你父亲也曾经常常探望馈送,连长公主过门以后都派人看过,你生母一面不见,一物不收,只靠女红针指养活自己,还有……后来的你。”
凌玉城早已心神激荡,站在当地,哽咽不能成言。睿王也不看他,靠在桌边,眼神悠远,自顾自地陷入了回忆之中:
“本王那时候刚刚出宫开府,年少好奇,也悄悄溜去看过。那时候你已经生了,柴门陋巷,本王隔着窗子看你生母荆钗布裙,桌上一灯如豆,低头推动摇篮,轻轻哼着歌哄你入睡……本王自小丧了母妃,当年看到那一幕,才知道什么叫做家,什么叫做母亲……”
他忽然重重吐了口气,收回心神,推过桌上一个锦匣:
“看看吧。”
锦匣长才盈尺,秋雁芦花锦的面子,箱盖、四角白铜包镶,全身光素,葆光莹润。揭开来,一轴不过三尺高下的的立轴,装裱精工,檀木轴头触手光润,显然是常常被主人把玩。凌玉城慢慢展开卷轴,画纸微黄,显然已经久历岁月,却保存得依然完好,纸上一位女子侧身而坐,低头推动摇篮,微微含笑,神情慈爱。因是侧面朝着窗子,只能看到她并未毁去的半面,秀美温柔的容颜,赫然便是幼年记忆中母亲的样子!
睿亲王雅擅丹青,朝野知名。然而,这时候凌玉城早已没有心思去管什么形神皆妙,什么气韵生动了。画中人慈爱容颜宛然熟悉,依稀便是幼年依依膝下,母亲手把着手教他认字描红,微笑着听他背诵诗词文章。在外面打了架、受了委屈回来,母亲停下针线把他揽在膝边,手执半旧丝帕为他拭去额头汗水,目光中半是气恼半是心疼……
“……娘!”他低低的喊。
一滴泪水打在手背上,凌玉城这才恍然惊觉,双手微微发抖,收起画轴供在了墙边高?*稀w恚谎圆环3宰蓬m醢萘讼氯ァ?br />
“你生母也是硬气,靠着刺绣缝补,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你带到七岁。然而那年京城大疫,你生母染了病自知不起,你父亲又带兵在外……她无处可以托付,带着你到了敬敏长公主府上,在府门口跪了整整一夜……一代红颜,香消玉殒。”
“你生母……曾经发过那样的誓言,要把你送回给你父亲,对她来说,一定比死还难过。可是她为了自己的儿子,纵然把你送给嫡母,也希望你可以活下去——哪怕仅仅是活下去。为了这个,她可以含羞忍耻,可以违背誓言……她只希望,她用命换来的儿子,可以活下去。”
“为国忍辱,并非贪生怕死……你生母在天有灵,定当知你谅你。”
“就当本王,为了祖宗庐墓,求你一次罢。”
“……若非十七年前受了云阳侯爵位,得以入宫受教,也没有今天的凌玉城。覆载之恩,粉身难报。”良久,凌玉城慢慢从生母画像前转过头来,玉雕一般的脸上泪水纵横,眼神却是亮得让人心惊,“不能为陛下扫穴犁庭,恢复故土,是臣无能。既然是为了迎还二帝梓宫,臣不得不忍辱相从——”
他屈膝拜下:“只是,臣有几句不知进退的话,还求王爷为臣上奏天子。”
“……你说。只要是本王力所能及的事,本王一定为你做到。”
“其一,此去北凉,是臣一人之事,不敢因此上辱祖宗。求王爷为臣上奏,恳请陛下另择贤孝子弟承先父祭祀。至于我——还请王爷做主,召集族中耆老,开祠堂把我宗谱除名。”
“……宗谱除名?你何苦?”
“王爷,辱宗之子,还能指望再受凌家香火不成?”
“你……唉。”睿王长长叹了一口气,一瞬间,这个方当壮年,气度高华的贵胄亲王,伛偻得竟像是一个七旬老人:“随你吧。其二呢?”
“其二,臣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求王爷为臣上奏,臣此去,愿求取去年成书的《古今文献大成》一函,为陛下教化黎庶,转移风俗。”
“你也太小心了,这也要特地求上一遭……唉,也怪不得你。”
“其三,此去北朝,只怕今生永不能睹虞阳风物。臣有几个从人家仆、一些随身动用的东西希望能一并带走,日后天长地久,聊慰故国之思……还求王爷成全。”
“另外,求王爷传话给北凉天统皇帝,我有一句话要当面问他。”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不用当真)
管家:王爷,二十几年前您就亲手画了这幅画?
睿王:怎么可能?本王像是那种隔窗偷窥的登徒子么?
管家:那这画——
睿王:(喝茶)松竹轩做旧的本事当真不错。明儿发他们双份赏钱……
第19章 一剑光寒十四州
两日后,凌府祠堂香烟缭绕,耆老毕集。凌玉城朝服入内,在先父云阳襄侯和先嫡母敬敏长公主的牌位前磕过了头,看着族谱上自己的名字被灵前檀香一点点灼成灰烬,掷去冠服,一袭白衣扬长而去。
次日,北辰使节遍邀各国使节,在馆驿大开夜宴。
元绍自然坐了上座,金吾将军雷勇在后按刀侍立,睥睨四方。左右手第一席各让了苏台和亲王、西珉荣亲王,大虞目下行辈最尊的睿亲王自谦为东道主,坐了左手边第二席,以下诸国依序列坐,觥筹交错。原本的北凉正使,羽林将军哥舒夜擎着酒盏挨着座头一个个敬过去,所到处谈笑风生,一段风流蕴藉的态度,连得自负出身锦绣文华之地的苏台、西珉两位女亲王也暗暗点头。下首一排包括北辰在内,大多是看北凉脸色讨生活的小国,此刻忙不迭地站起来敬酒搭话,场面居然被敷衍得十分热闹。
只是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心不在焉,就连和哥舒夜对面答话的那个酋长,也忍不住一眼接着一眼向大虞睿亲王身边,白衣按剑默然端坐的年轻人看去。在座使臣纵然有认不得的,在旁人的窃窃私语中也知道了那人身份——当日比武招亲的擂台上北凉皇帝亲临,惊世骇俗的一句宣言之后,今日之席岂不正是为他而设?
酒过三巡,教坊清歌细细奏过一曲,歌儿舞女们向四方一一行礼,默然退出。仿佛是得到了什么命令一般,席间窸窸簌簌的交头接耳蓦然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集中到了上座。灯烛掩映下,高坐堂中的北凉天统皇帝慢慢敛容正色,对着凌玉城的方向微微侧身,一笑举杯: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