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坐东朝西,南北长十六丈,东西宽十二丈,室内无梁无柱,纯用砖石拱券砌成,最高处足有七丈。石室宽阔轩朗,东面尽头设了箭靶,西面贴墙放了一排刀枪剑戟,除此之外,就只有西北角方丈一室,透过唯一一扇半开的小门,能看到房里孤零零摆着一个蒲团,显然是用来打坐静心之用。地面用二尺见方的平整青砖一块块铺就,有些砖块上甚至能看见或深或浅的脚印,分明是主人日常演武的时候一脚一脚踩出的痕迹。
这才是皇家享受啊……下雨下雪的时候可以尽情练武,不用滚得一身水一身泥,也不用纵跃两下就得掉头折返或者撞墙撞柱子,这样的地方就是他当年也没能造得起来!呃,符合条件的现成房子有倒是有,只不过那是襄州二十里外寒谷寺的无梁殿,他总不能把人家的寺庙殿堂占了当演武厅吧……
“动手吧,让朕看看新教你的招式丢下了没有。”
“是!”
只有这个时候才像个年轻人的样子——看凌玉城甩脱了外袍,兴致勃勃地扑上来,到了近前还像模像样地先行了一礼,元绍忍不住微笑,随手还过一掌:“你什么时候能从朕手里走出十招,朕就……”
“怎样?——唔!”
只稍稍分了下神,手腕脉门就被元绍一把扣住,借着冲势一拉一扭。凌玉城闷哼了一声,被扭得背对着他弯下腰去,毫不犹豫地向后一脚踢出,随即膝弯一麻,俯身摔下。
“你啊,这功夫还是惨不忍睹。”元绍顺手在他腰间一揽,一把抄了起来,等他站稳才摇摇头放手退后,“再来!”
“再来!”
“再来!”
怀里的身体热意蒸腾,隔着薄薄一层单衣直透过来,元绍不知第几次松手退开,看着凌玉城站在原地慢慢平复气息,不禁微笑。这一套小擒拿是他为凌玉城量身打造,两个月的时间,把这套武功拆开了揉碎了一招一式教他,一边嘲笑他一边为他讲解陪他拆招。摔跌,绊倒,握住脉门,扣住咽喉,向前、向后、向侧面、向任何方向把他摔出去,又一次次在倒地前一刻揽着他重新站稳。
“你的功夫刚硬太过,这不好,总要刚柔相济才行。”那时他如此评价,特地挑了一套最讲轻柔小巧功夫的缠丝小擒拿教他,果然,这些天练下来,凌玉城拆解应对从生涩到娴熟,进退趋避间日益圆润从容,再不是原来有进无退、一往无前的模样。
“幸好你给那些家伙讲的是兵法不是武功,否则就你这半瓶水,就算有朕教着也撑不了两下。——听说最近到你这里来听兵法的人越来越多了?广武卫和兴武卫的那几个小家伙,学东西还快么?”
“还、还行吧。”凌玉城哪有他这种在激斗中开口说话,语速平稳、气息不乱的本事。在重重掌影中竭尽全力地闪转腾挪,一个分神,又被元绍将双臂拗折到背后,脚下一钩一绊,仰面就倒。
“走什么神!”
一只手臂及时环过来稳稳托着腰间,凌玉城脚底无根,跐了两下,好不容易才攀着元绍肩臂站直了身子:“兴武将军——”
“动手就动手,学人说什么话!”额头上挨了不轻不重的一巴掌,元绍松手放开,后退两步,“好吧,你想说什么?”
“兴武将军昨天提起,想把他的一个侄子送到臣身边来做个侍卫。”凌玉城气息渐渐平稳,借着墙边跳动的火光仔细打量着元绍的神色,“臣没有答应他。”
他现在,还不可以和任何一方势力走得太近——允许别人来听兵法课是一回事,收别家子弟入玄甲卫又是一回事。但是,无论怎样决定,都必须第一时间报给陛下知道……
“这种小事也值得你动手的时候分心?至于侍卫什么的,你要是看着哪个孩子还值得造就,偶尔收一两个也不是不行。”元绍根本没当成一回事,看着他摇摇头:“朕本来指望你功夫长进得快些,现在看起来——这样吧。”丢了一柄剑给他:“朕不动用超过你的内力,不用气势压迫,你能在朕手下走过十招,朕就按市价的十成回赐,怎样?”
“臣多谢陛下——”想了想,“可以不赏赐金银,换成牛马之类的么?”
“你不是进贡,是指望朕替你做生意啊……”元绍失笑,“算了,朕索性再吃亏一点,不抽成了。——拔剑吧!”
这一场比试酣畅淋漓。
内息圆转如意,长剑在手里几乎轻得没有重量,凌玉城心底一片空明,只有眼前飞舞的剑光和纵横来去的人影——这些天一直在琢磨近身拳脚功夫,几个月来第一次在元绍面前这样用剑,没有了沉重如山的压力,一身武功得以尽情施展,不知不觉间,一年多没有寸进的剑法居然有了摸到另一层境界的迹象。
“长进得真快。”耳边一个声音低低含笑,“可惜还不够——小心了!”虎口一痛,长剑铮然飞出。
“九招。真可惜,只差一点就能拿满十成了。——功亏一篑啊!”
“陛下!”你故意的吧!
“怎么?”
“……”凌玉城很认真地纠结了一下,决定换一个话题,“陛下,要是臣接满了十招会怎样?”
“也不怎样。朕要是全力出手,你接满了十招才有资格谈怎么样——现在么,朕还真得给你几个人。”
“臣正要向陛下请求,派监军入玄甲卫。”
一句出口,演武堂里顿时静了下来。
“派监军?”元绍打量了凌玉城一下,见他脸色平静,显然一点也不是在开玩笑,眉头不由得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这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别人跟你这么说的?”
“是臣自己的意思。”凌玉城低头避开他的目光,站在当地一动不动,丝毫没有改变主意的想法,“玄甲卫既然是诸军之一,那么别的军队既然有监军,臣这里也不该例外。”
“你啊——”元绍给他噎得愣了一愣,揉了揉眉心,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金吾卫有监军么?还是羽林卫有监军?”
“金吾卫宿卫宫禁,羽林卫出入扈从,这两支军队都是陛下亲军,何必再设立监军?”
“那你的亲军要监军**什么?”
“……”
“知道你是避嫌不去打听——你不会直接问朕?”元绍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牙疼神情,“监军朕是不会派的,护卫倒是真得给你两个。你的剑法迅捷狠辣有余,从容圆转不足,其他功夫更加没法看,万一碰上江湖一流高手刺杀,就你这两下子还真没法全身而退。”
说到护卫,第二天下午就调了人过来。元绍负手站在台阶上,看着两个虎背熊腰、肌肉虬结的汉子在凌玉城面前磕过了头,指着人道:“左边那个叫回离保,右边那个叫古迭,他们都是皇室从小训练的护卫,孤儿出身,专修横练功夫。这两个人的功夫也算不错了,两人联手,就算一流高手也得十来招才能打倒,有他们在你身边,碰到事情也可以挡一挡。”说着扭脸对阶下吩咐:“从今天起,你们两个就是他的贴身护卫,哪怕是死,你们也得给朕把人护住了。可听明白了?”
“奴才明白!”那两个被元绍叫来的汉子应声叩首。凌玉城细细打量,那两人眉目深刻,须发微微卷曲,显然是漠北胡人血统,并非北凉任何高门贵族的后代。黝黑的脸庞上满是风霜之色,按在地上的双手乍一看去如钢似铁,看来武功确实是走金钟罩、铁布衫的路子——作为护卫,有什么武功比这种随时方便替主子挡刀的功夫更加适合?
他微微点头:“有劳你们了,起来吧。你们是陛下派来的护卫,以后在我面前,就不必自称奴才了。”转向元绍微微一躬:“多谢陛下派人护卫,臣感激不胜。”
元绍定睛凝视了他片刻,微微摇头:“你没有明白朕的意思。这两个人是赐给你的,从现在起,只有你才是他们的主子。”脸色微微一沉,对阶下两人道:“朕让你们跟着他,就只是为了护他安全,别的什么都和你们没有关系——就是以后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也不必向朕报告。”
最后一句话声音不高,话里的意思却是极重。凌玉城神色微微震动,迅速抬眼看了元绍一眼,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默默躬身再施一礼。元绍看着他也不说话,等到两个护卫磕了头退出,忽然“哧”的一声低低笑了出来。
“以为自己武功不错?——在朕手里连十招都走不过,朕给你几个护卫,你还不服气了?”
“臣不敢……”凌玉城微微赧然,心知元绍是故意带开话题,感激之余不免有些发窘,不知为什么脱口回了一句:“陛下要是全力出手,我就算再练十年,也不见得能接你十招吧!”
“你还真不服气。”元绍微微摇头:“你的资质极好,学武也肯下功夫,要是从小就能有名师教导,现在应该也能算得上一流高手。看你的剑法,应该是脱胎于五十年前扶摇子的‘徊风十九剑’,这套剑法讲究精巧奥妙,转折变化鬼神莫测。到了你手里,一味追求一个‘快’字,却失了这门剑法的本意,长此以往,虽能称雄一时,却难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己照着剑谱练的?”
“……是。”凌玉城轻轻点头,“难怪这一年来不管我怎么练,都觉得武功难有寸进。”他的武功剑术都是在入宫伴读以后开始启蒙,宫里教的东西无非中规中矩,哪里有机会接触什么上乘武功。出仕以后,照着偶尔得到的剑谱自行练习,根本不用指望有人指教。后来答应了端王假意投靠柳明夏,助纣为虐结仇越多,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震慑仇人,更是片面追求武功的威力,剑法一路往着偏激狠戾的路子上走,虽然隐隐知道武学正道应该刚柔相济,却也顾不得了。
元绍侧头望着他略显暗淡的眸子,神色间不无怜惜。对凌玉城的过往他查得不少,自然知道什么样的压力才会逼着他练就这样险峻凌厉到了极点的剑法。他不欲多提往事,只是低低道:“你基础打得就不怎么样,好容易能参修上乘武功,却在一开始就走偏了路子,现在能练到二流顶尖、一流未满的程度,已经是天资毅力相当不错了。——现在慢慢改进也来得及,有朕在,过个三五年摸到一流高手的门槛还是可能的,到时候就算有顶尖高手刺杀,你也有自保的力量。这几年,护卫什么的,带着就带着吧。”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