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分卷阅读108

    “你明白这点就好。”元绍赞许地点头,“朕不是不能给朗儿挑选出身更高的孩子,可就算太子当年入学时,身边的伴读也不过就是这个身份。”

    “太子是国之储君,待遇理所当然应当在诸子之上。”凌玉城毫不迟疑地点头。至于太子入学的时候不过是庶长子的事情,他选择性地忽略了:“再说,如果那些人家把嫡长子、嫡长孙送来,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你是说?”元绍眼底浮起一丝笑意,扬了扬下巴,示意凌玉城继续说下去。果然凌玉城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口气也冷了下来:

    “长子嫡孙什么的,他们敢送,我还不肯收!”

    送这种代表家族未来的孩子过来,是提前下注么?——他辛辛苦苦培养一个弟子,只盼他平平安安开心长大,将来自有一份前程给他,不是为了让孩子卷入夺嫡之争的!

    他自己栽过一次的坑,难道还让孩子再跌进去一遍不成?

    更何况,太子是元绍选择的储君,是元绍自幼培养、投注无数心力无数期望的继承人——

    纵然是父子之亲,皇权,依然是每一个君王的逆鳞,是除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可触碰、不可轻犯的所在。

    元绍眼中的笑意更深,拍拍凌玉城手背,再不说话。进屋坐定,慢慢喝了一盏茶,才叹出一口大气来:

    “唉……明天你要怎么跟他解释哟。”不等回答,自己想想,先噗嗤失笑:“等他大了,想起今天问的这些问题,肯定要笑死了哈哈哈哈哈哈……”

    少有的,凌玉城并没有跟着微笑,而是越发沉默下去。直到元绍察觉不对慢慢停了笑声,有点疑惑地望向他,凌玉城才迟疑地开口:

    “陛下那时候……没有想过吗?”

    “什么?”

    “当年在擂台上,说要立我为后的时候。伦理纲常、千秋史笔,陛下都没有想过吗?”

    不等元绍回答,他急急地加了一句:“臣不是怨恨陛下。现在想来,是陛下不惜声名,才让臣有了活下去的机会。只是,陛下为什么能不在乎那些……”

    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负。

    天地造化,阴阳奇偶。这是人伦道理的根基,由此衍化三纲五常,构成了整个家国天下的基础。这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去违反的事情,可是元绍,为什么可以如此的不在意?

    “那些东西?”元绍轻蔑地一笑。“朕的确考虑过——可是那又怎样呢?”

    他长身而起,凌玉城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直到踏进寝殿左侧的西厢房才停住脚步。元绍背手凝望着空荡荡厢房里悬挂的舆图,良久才回过头来,沉声开口:

    “朕问你,历来千秋史笔之上,怎样才是一个好皇帝?”

    “自然是国富民强,江山永固——”

    “朕祖上未曾立国的时候,代代新君都迎娶其父正妃为妻,你看到史书对此讥嘲他们不是好君主了么?”

    “可那是风俗不同!”

    “那么唐皇纳兄弟之妻为妃,汉帝与多名臣子有染,其中不乏重臣大将,史上又怎么说?”

    “这——”

    “就像你说的,一个皇帝不能做到国富民强,江山永固,哪怕再持身谨慎端正,为万民楷模,都不是个好皇帝。换句话说,只要能把江山治理好,其他的随便怎样都没有关系!”

    这些道理,太学院东阁的先生们是万万不会讲的,他们只会反复教育皇子王孙“天家当为万民表率”。凌玉城年长后自己读史,也模模糊糊想到了一些,却是从来没有深想。此刻被一句话点穿,抬头看着元绍唇边冷峻的笑容,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朕立你为后,会不会动荡我大凉的江山,削弱我国国力?”

    “不会——”满心震惊中凌玉城本能地回答:“若一切如陛下所料,只会让大凉蒸蒸日上。”

    “可会淆乱皇统?”

    “不会,陛下已有三子,太子、康王都已经成年。”

    “可会祸国乱政?”

    “陛下是明君,不会放任朝政动荡。”

    “那不就行了?——朕看你顺眼,觉得你配得上,那时候又只有这个法子才能把你弄过来——至于伦理纲常,那是什么东西?”

    他轻轻冷笑:“你记住,三纲五常,天理人伦,那是用来辅助我们治国的东西,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东西!你要好好想明白,你下面的人对你违反礼法纲常会有什么反应,这种反应你能不能压住、能不能化解,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但是真正做事的时候,就不该给它缚住手脚!”

    “凌玉城,你记住。既然站在和朕并肩的位置上,你也该明白这个道理——那玩意儿管的是皇子王孙,管的是臣子百姓,管不到我们头上!能约束一个皇帝的,只有江山!”

    他半转过身,向占满了整面墙壁的舆图伸出手去,仿佛是通过这个动作,把万里江山握在了掌心:

    “再说,已经站到了最高的位置上,不会动摇江山的小事还不能任情肆意,朕枉自做了这个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所以这才是陛下的真实想法……

    伦理道德那是神马,权衡过,确定不会影响江山,他想做就做了

    小凌还不能理解这个境界,他也不是这样被教养长大的

    第83章 江畔何人初见月

    小年一过,衙门封印,宫城张灯结彩,到处都进入了轰轰烈烈的过年节奏。元绍日常不是召人入宫饮宴,就是出宫驾幸臣子府邸,因为是年前的欢宴,不仅亲贵大臣,就连臣子家里没有出仕的幼童也时常有幸能进宫逛一逛。

    今年因为康王禁足的缘故,陪侍在侧的皇子少了一个,小十一就常常被领出来见人——那些出入宫禁的臣子见他被皇帝搂在身边,没事都得多夸上几句,何况小十一生得俊秀,说话又乖巧伶俐,一时间溢美之词滚滚潮涌而来,夸得元绍越发天天把小家伙带出来炫耀,没过几天,差不多整个京城都知道十一皇子极得陛下宠爱。

    幸好小年到正旦也就六七天功夫,正旦一过,大驾便即北上,去黑水河畔破冰钩鱼。这一次元绍依然带着凌玉城同行,留太子在京监国,至于小十一因为年幼受不了极北苦寒,也被留在宫中,等过了元宵就正式开始读书习武。

    这一次元绍北上的路线和去年又有不同,没有从东北方向出关,而是径自北上,穿过天策卫的地界以后进入奚族领地,而后在草原上一路东行。一出关,大驾沿途用度就都由各族供奉,元绍这里自然也投桃报李,亮闪闪的丝绸锦缎、耀眼生花的金银首饰、吹毛断发的宝刀宝剑、镶金嵌宝的精钢铠甲,都是毫不吝惜地赏了下去——

    “所以这就是吃穷他们、喝穷他们,然后拿一些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的贵重东西糊弄人了?”凌玉城一边和元绍检点今天颁赏的单子,一边压低了声音悄悄评论。

    元绍抬手指了指他,眼带笑意,也不说话。凌玉城应着他的动作缩了下脖子,下巴深深埋到胸口,再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神闪亮亮的,笑意几乎要满溢出来: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