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臣,多谢陛下训导。”
元绍死死地瞪着凌玉城,真是气也不是、笑也不是,训斥说理都不是。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吧——算了算了,如果不是这个样子,大约也不至于投了他的脾胃。
“你——”
长叹一声,他到底还是走下御座,微微俯身,摊开右手,递到了凌玉城低垂的面庞跟前。
“起来。”
“……臣,遵旨。”
一只手掌带着地面方砖的凉意搭了上来,元绍就势往上一拉,拽得凌玉城微微一下踉跄。没等他站稳,元绍已经伸开双臂,给了阔别两月的人一个紧紧的拥抱:
“朕从见到你就想说这句话——这些天,辛苦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凌直接扑过来神马的……是肯定不可能有的大家表想了……
ps陛下你也别说什么“做你该做的事”,你回来了他其实就没啥事可做了……除了陪你进城回宫……
所以小凌主动扑虽然没有,陛下背人的时候还是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滴
第112章 到此踌躇不能去
被出其不意拥入怀中,凌玉城仅仅僵直了片刻便放松下来。环过身躯的臂膀一分一分用力往里收紧,让他一时间连呼吸都有些困难,然而他却只是静静低下头,把脸颊埋在元绍犹带着薄薄尘土的肩上,半晌无言。
暖暖的体温四面八方包围上来。熟悉的气息扑入鼻端,两个紧紧相贴的胸膛之间,心跳几乎合成了一个。远道而来征尘未洗,衣襟上还萦绕着薄薄的汗气和马匹身上的腥膻味道,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站着的这个人是真实的,有心跳,有呼吸,有和他一样的温度,拥抱着他的手臂毫无保留地传达着力量……
即使是这个略微有些唐突的拥抱,也正是他并没有想过,却本能地盼望的东西——
想要靠近他。想要碰触他。想要感知他身上的温度,想要呼吸他的气息,想要藉由勒得他几乎有些疼痛的力量,来确认这个人的平安无恙,是真的站在自己面前而不仅仅是又一场幻梦——
自从知道凶信以来,十几个日日夜夜的担忧焦虑,就在这体温和气息的交融当中,一点一滴地被冲刷殆尽。
他说,辛苦你了——
短短四个字,便抵得上他人前镇定自若浑若无事,人后煎忧辗转夜不能眠的半月时间。
“陛下。”无声地,他在心底一遍一遍默默呼唤着,“陛下——”
“……好了。”静立良久,元绍才松开手臂,后退一步拍了拍凌玉城肩头。“你先去休息一下吧。朕还有那么多人要见呢,要是晚了,你就自己吃饭,不用想着等朕。”
“……是。臣告退。”凌玉城躬身一礼,倒退两步,才绕过凌玉城走向通往后殿的小门。元绍站在原地不动,看着他的身影几乎消失在门边,忽然开口唤了一声:“长生!”
“陛下?”
“朕还忘了问你。当时你许诺玄甲卫在青州的人不出封地一步,你在京城只有一千五百人,要是三个月到了朕还没能回来,你要怎么办?这点人都不够你铺一条后路的!”
后路?
凌玉城驻足回身,望着站在正殿中央的元绍,轻轻吁了口气。这件事其实他根本不想提起,毕竟事过境迁,再说也没什么意思。可是既然元绍开口问了……
“以陛下的武功,哪怕受了伤,这么长的时间也足够陛下返回。有陛下在,臣手上不要说只有一千五百人,就是没有一兵一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满了三个月陛下还不能回来,臣……臣……”
说到这里,心情激荡,再也发不出声音。那时的诺言其实根本不是他被逼急了临时起意孤注一掷,而是在听到山崩的消息,知道元绍可能出事的那一刻,就在心底默默下了决断。
“你怎么样?”
凌玉城忽然轻轻一笑。
“三月期满,臣相从于地下就是。”
元绍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
凝目打量,面前站立的人坦然地回望着自己,神色宁定,举止安详。唇边一丝若有若无的透明笑意,不用刻意去搜索记忆,便和脑海中深深镌刻着的那个场景叠合在一起。
当年擂台之上,他圈转长剑横向颈边,也是这样安详而宁静的笑意,仿佛即将步入的不是死亡,而是母亲怀抱中最是温柔的归宿。
他是说真的。
如果自己当真无幸,或者哪怕只是晚回来了那么一时半刻,眼前的这个人,必然不会继续活在世上……
要什么忍耐,要什么涵容,既然已经选定了这条再不回头的绝路,在这当口由着性子来又能如何?
“你……就不管你下属的安危了?”
“到时候臣自然会先打发他们离开,实在走不了,也就是他们的命了。”
“小十一呢?”
“他是皇子。”
“那大凉呢?你也不顾了吗?”
“要是陛下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国家,和臣又有什么关系?”
话音淡然无波,细细品味,却终究带上了几分落寞。元绍原本想要劝他治政多几分手腕,不要再这么不顾后果地横冲直撞,到此地步却再也不忍心责备,犹豫片刻,起身走近凌玉城身前。
四目相对,凌玉城一瞬不瞬地盯着他看,半点表情也没有,唯独眸子中燃烧着的幽幽火苗诉说着万般心思。元绍不由得抬起手臂,想要把他再次拥入怀中,顿了顿,手掌却转了个方向,在他肩上重重地按了下去:
“你放心。”
相从于地下么?
皇太子踏进正殿的时候,元绍仍然在咀嚼那一句用最平淡的口吻说出的回答。越是咀嚼,越是从甘甜的滋味里,一层一层地透出了苦涩来。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