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分卷阅读151

    “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坐。”拉回心神,元绍对这个被自己选为继承人的儿子点了点头,目光在他仍然吊着的臂膀上一扫而过。“伤势怎么样了?太医怎么说?”

    “谢父皇垂问,儿臣只是胳膊被□□擦到,已经没有大碍。”被他一问,太子刚坐下去,立刻直直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满脸诚惶诚恐的感激。“太医说,这几天不能用力,不能沾水,等伤口收了口就没事了。不知父皇可安好否?儿臣听闻山崩之事,当真心胆俱裂,恨不得**了翅膀就飞到父皇身边……”

    还想再表几句忠心,已经被元绍截口打断。“这点山崩还伤不了朕,也就是被困了几天而已。倒是你,飞过来倒也不必,好好待在京城不要出事,就对得起朕了。”

    “儿臣不敢!”太子不由得暗暗叫苦。“儿臣只是想上为父皇分忧,下安抚黎庶,不料一时疏忽,为小人所乘。儿臣日后一定时时小心,再也不让父皇担心了!”

    “哼。”终究是太子,听他连声认错,元绍也就不为已甚,只应了一声也就罢了。“奏折里说得语焉不详的——你那天遇刺,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遇刺,那一瞬间的惊魂仿佛又在眼前。皇太子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冷战,哪怕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自己安安全全地坐在父皇面前,提起当日来犹有余悸:

    “儿臣那天带人平乱,本来想着这些都是父皇的子民,一时慌乱,只要好好劝谕,他们必然可以听从。谁知道一开始还算顺利,后来人越来越多,护卫们也拦阻不过来,不知怎么就从角落里射出一支□□来……要不是几个侍卫拼命保护,儿臣只怕见不到父皇了!”

    “人没有大事就好。”元绍看这个儿子脸色发白,想想他究竟不像自己一样,在少年时期就闯荡江湖,也不是千军万马当中摔打过来的,到底还是心软了一下,虚抬了抬手加以安慰。“至于你那几个侍卫,舍身救你的,赏赐抚恤朕自然会给,拉了你一把的那个也算他机灵。其他的,事先既不能劝阻你冒险,出事儿的时候又护卫不力,都撤了吧。回头,朕再给你挑一班人使唤。”

    “可是父皇……”

    “嗯?”

    “是儿臣自己要冒险……不关他们的事。”

    “你是你,他们是他们。这也是给你一个教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下次要身蹈险地,先想想你自己的身份!——还有,你去平乱做什么?用得着你去?”

    “是——”皇后两个字真心叫不出口。太子噎了噎,终究还是不情不愿地低头回答:“是儿臣和凌玉城比赛平乱。”

    “他说跟你比你就比啊?”元绍都懒得吐槽自家儿子管凌玉城直接叫名字的事了——这一段儿凌玉城在奏折里写得很详细,当时一看到他就怒火万丈,恨不得把这个笨蛋儿子拎过来抽一顿:“赢了他你很有脸么?输了不是更丢脸?——还有,就算赢了,你有什么好处?”

    “……”

    “这些都是大凉子民,多救下一个,难道不是殿下的好处?”那时候,凌玉城是这样说的。

    半点儿好处都没有……

    想到这里一股被愚弄的怒火油然而生,和之前遇刺的惊恐并作一起,腾腾烧破三千丈。皇太子索性托着伤臂站了起来,端端正正往下一跪:

    “儿臣求父皇做主,让儿臣彻查遇刺一事。”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大脑不在家,留着明天写美味的东西……

    话说,打赌还忘了约定赌注这种事真心太蠢了……

    第113章 碧阑**外绣帘垂

    “让你去查?”

    元绍坐直了一点身体,指尖轻轻叩在御座扶手上,正色看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儿子。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已经褪去了少年的青涩,肩宽背厚,下巴上冒着细细的胡茬,和自己在这个年龄时的容貌身形相差仿佛。应该是之前受的伤还没养回来,脸上透着几分苍白,嘴唇紧紧抿着,一脸的愤怒和倔犟。

    “你先起来。”扬了扬下巴示意太子起身归座,元绍沉默了一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慢慢回答:

    “你遇刺的事情,之前是宗正在查。现在你要亲自接手,可有什么理由么?”

    “之前父皇没有回来,儿臣不适合亲自过问这事。”知道从宗正手里夺取查案的权力,非得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不可,皇太子之前也反反复复想了许多遍。“现在既然父皇已经回来了,又怎么好为了儿臣的事情,劳动宗室里的大长辈亲自出马?”

    礼节上勉强抹得过了。元绍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还有呢?”

    “还有,之前宗正查到很多事情,都没有知会儿臣……儿臣心里不安!”

    “你是觉得他故意瞒着你吧?——朕也听说了,那些证据,并不足以指证任何一个大臣,更不用说是皇后。不过……”

    算了,毕竟还年轻,趁现在让他去尝试一下好了。反正有自己这个当父皇的在上面看着,哪怕吃点亏栽几个跟头,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你要查,那就去查吧。注意分寸,不管查到了什么,没有禀告朕之前,不许你擅自行事!”

    “儿臣明白——谢父皇隆恩!”

    “对了。”被儿子一提,元绍忽然想起凌玉城半当作笑话奏报给他的某件事:“那家人——就是被玄甲卫的庄子赶出来的那家佃户,可以处死了。见利忘义胆敢背主,还有脸陷害旧主子,这种人就不配活着!”

    父皇您这是明晃晃的替凌玉城灭口么……皇太子一肚子郁闷又不敢说,低下头去,规规矩矩行了个礼:

    “儿臣遵旨!”

    元绍这一天从回了宫就忙着见人,果然一直见到了晚膳时分。继太子之后,他跟着就召见了宗正,对老人家在他失踪期间的辛苦多有褒奖,更厚厚地给了一份赏赐--其中自然少不了一根镶金嵌玉的拐杖。宗正大人也乖觉得很,第二天就上了奏折,表示年纪毕竟大了,陛下您不在这段时间老臣辛苦得很,恳请回家休息一段时间。查案什么的,自然就交到了太子手里。

    再往下,左右柱国、左右平章、左右枢密使,以及各卫将军、六部尚书,乃至诸王等等,但凡当天有资格在昭信殿面君的,元绍都一一单独接见,各个奖勉慰问不等。这一下午时间,单是昭信殿里流水一样抬出去的各种赏赐,就让殿里伺候的太监们两条腿都跑得细了。

    到了晚膳时分也不代表就可以休息了。回京第一天,元绍特地召集太子、康王、清河公主以及诸王弟等,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家宴。小十一当然也没有被忘记,只可惜他作为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孩子,在这种场合也不可能得到优待,只能坐在离元绍最远的位置上,眼巴巴地望着上面的父皇。

    父皇忙着跟人说话,康王哥哥坐在老远的对面。紧挨着他的清河姐姐眉头皱得紧紧的,那个笑起来一直很温和的姐夫也不在,师父更是影踪不见,大人们说的话一个字都听不懂……

    小家伙闷闷地给自己盛了半碗汤。他不想在这里,他想回去陪师父……师父一个人吃饭好孤单的……

    既然是家宴,自然有酒有乐,有教坊司的宫人奏乐起舞,花的时间比平时晚饭长了三倍不止。等与宴的所有人一一辞出,元绍再一看更漏,赫然已经快到了平时睡觉的时间。这时候再去演武厅活动拳脚已经晚了,他想了一想,索性穿过寝殿,直接去了后面的浴池。

    时值七月,白天出太阳的时候还是炽热,夜晚已经凉意渐起。浴殿里的珠帘全都换成了轻纱,殿门口小室里备着的便鞋,也由竹皮编成的凉屐换成了细布面子的单鞋。元绍刚刚甩掉外袍,就看见右手边榻上堆叠着凌玉城白天穿过的朝服,再往里走,绕过一架屏风,架子上一左一右,两套**净的内衫挂得整整齐齐。

    ……他还在里面么?

    目光一掠,浴池的另一头,那几条喷吐泉水的玉龙附近,果然浅水里静静躺着一个人。元绍一时间促狭心起,特地放轻了脚步走过去,想要出其不意吓凌玉城一跳。千层布底的鞋子落地无声,一直走到近前,躺在那里的人都没有反应,烛光下低头仔细去看,凌玉城安安静静地阖着眼,鼻息轻细,却是泡在温泉里就睡了过去。

    泉池中珠玉翻涌,殿角宝鼎中不知新换了什么香料,若有若无的甜香隐隐浮动,和氤氲的水汽交缠成一片。元绍俯下了身子,伸手想要把凌玉城摇醒,指尖刚刚触到他肩头上方的水面,却又悄然收了回去。

    凌玉城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进来的,边上一块布巾半截搭在岸上,另外半截漂在水里,大概已经洗完了想泡个澡解解乏,却是一放松精神就已经睡得酣甜。然而眉宇间始终有一抹淡淡的疲惫抹之不去,平常稍微靠近就会惊醒的人,此刻连自己凑到这么近的地方都没有知觉。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