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蚩尤/鸾停集》最后一只蚩尤/鸾停集分节阅读8

    这是一双历经四百年沧桑,却依旧纯真如童子的眼睛。他轻易许下了那样严肃的誓言,将他漫长得几乎毫无边际的一辈子交在了他的手中。这之后,他便如此全心全意地相信他,明明身怀那样可使天下人疯狂的至宝,明明对所有人都隐瞒了真相,可是唯独对他,竟然毫无防备。

    ——这是要娶回家过一辈子的人,怎么可以欺骗?

    他是这样说的,也便这样做了。

    对这样一个男童外貌的蚩尤,凤集还没办法如永嘉期待的那样去喜欢他,但此时此刻,他忽然做了个决定。试着全心全意去相信这个人,相信他无论怎样,都会待在自己身边,不离不弃。

    他将要完成的事情,会有那么多的背叛,那么多的杀戮,那么多的黑暗,黑暗到他不敢将内心敞开给任何一个人看。那样黑到了骨子里的心,在这世间,除了这个蚩尤,只怕也没旁人能容得下。

    永嘉偷偷看看凤集此时的样子好似不大会拒绝,便小心翼翼蹭进他怀里,极认真地问道:“阿羽,你想要我为你做甚么呢?等长大了,我还要去救我阿爹,因此这条命我做不得主,除了这个,旁的甚么,只要你要,都可以。”

    凤集定了定心,伸手搂住永嘉瘦瘦小小的身子,点点他额头,笑着问道:“当真甚么都可以?”

    永嘉对这个笑登时大为迷恋,忍不住摸摸他脸,喜道:“你这样子笑,真是好看。尽管说罢,叫我做甚么?”

    凤集又是微微一笑,道:“我要你发誓,永远不会弃我而去,若违此誓,叫你父在九黎山下永世不得脱身。”

    以至亲为誓,可谓极毒,永嘉却毫不犹豫地重复了一遍,然后美滋滋往凤集怀中又拱了拱,喜笑颜开道:“原来你这几日不开心是怕我走了,放心放心,我是死也不会离开你的。”

    这之后几日,永嘉想是要叫凤集安心,居然守着他寸步不离,竟也显得乖巧了,只是身前身后这样绕着,沐浴如厕都要跟进去,让凤集有些哭笑不得。连李淳叫凤集过去商议时,永嘉也跟在了凤集身后,李淳懒得理他,只示意凤集叫他退下,永嘉却理直气壮道:“我得保护我家郎君,他离了我可不成。”

    李淳失笑,只道他憨直淳朴,又念着这样一个幼童,连字都识不全,自可放心,终于也由他亦步亦趋地跟着凤集,尽管他只负责在一旁昏昏欲睡。

    李淳考虑良久,又与凤集二人在帐中守着地图沙盘反复推演,最后,终于采纳了凤集的计策。

    此计说穿了,无非两句话:诱敌深入,釜底抽薪。

    李淳以郡王之尊,率万余老弱盔甲鲜明援赴灵州,放出风声引回纥人前来,在城外遭遇回纥军,对战不利,灵州守军出兵救援,两军会合退入灵州城,多张旗帜据城死守。这支军队战力本弱,无需做样子,回纥也能瞧得出便宜,被李淳这位郡王吸引,以为奇货可居,必会大举攻城。此时只消挡住回纥前几波攻击 ,破起锐气,再以辎重队继后赶往灵州,吸引回纥派兵断我粮道抢我辎重,我佯败,精骑兵断后,大队人马向灵州城南的西陵河谷逃窜,而白志德另领一军已埋伏此处的山顶。待回纥兵将唐兵逼入河谷,大肆抢掠辎重,屠杀唐兵时,白志德再以滚木封锁谷口,令□□手自山顶下射火箭,将辎重车中暗伏的柴草引燃,如此回纥这一支兵必败无疑。

    回纥此役一旦惨败,必会撤离灵州,暂时息兵,整顿兵马,以求再战,此时李淳便可出面与者师谈判,以暗杀乌介,为他取得传位宝刀为筹码,换他订立盟约。乌介一旦身死,宝刀失踪,牙帐大乱,乌介诸子为争汗位大打出手,此时者师早已悄悄领兵回转,只留部分部卒在灵州与唐军相持,正可趁机奇袭牙帐,控制诸位哥哥,然后持宝刀以令族人,一举夺得汗位。

    而李淳,则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战绩,此正可谓两相便也。

    但此计,一来李淳要以身犯险,率羸兵守灵州重镇达几日之久;二来做饵的辎重队不免与回纥兵同归于尽,以身殉国;三来,远赴回纥暗杀乌介盗取宝刀乃是此计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人太难找,既需胆大心细,又要随机应变。

    而这最难的一环,凤集竟要亲身赴险,只随便带了几个仆从,那个力大无穷的小书童一并随侍在侧也不过八人。

    李淳甚是担忧,凤集是白面书生,要扮胡人也扮不像,其仆从不过普通家仆而已,均非甚么以一当十的勇士,深入凶蛮无比的回纥人境内要如何自保?

    凤集却笑道:“殿下不需担忧,臣自有妙计。倒是殿下可莫要忘记,一旦返京,按常理便要交还兵权,与者师部相持期间能否收服军心,直接影响殿下日后成败,卢相万般盘算才为殿下争取来此次掌军之便,请殿下万勿轻忽大意。”

    李淳不由苦笑:“当真甚么都瞒不过子羽,然顾清庵也在军中,我若是动静大了,可不容易骗过他的眼睛,只好从容行事。此子着实是个人才,可惜是顾相之子,无法为我所用。”

    凤集微笑道:“殿下好生贪心,还要得陇望蜀么?”

    李淳大笑:“是了,李淳对子羽倾心爱恋,因子羽受伤难行,不惜抗皇命,即便此战结束也要守着子羽伤愈才返京,自然是对子羽死心塌地。”

    凤集一笑,道:“这场戏,殿下可要演足了。”说罢长拜到地,转身而去。

    李淳却在身后轻声道:“其实,李淳对子羽的心意,并不需演戏。”

    凤集恍似没有听到,蓝袍白马,身后数仆相随,一行人遥遥远走,竟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青山隐隐,白云悠悠,天高草长,此一去,便不能回头了。

    姑且不说李淳心思如何,永嘉对这次冒险之旅可是大为兴奋,这可是与未来娘子单独相处的大好机会!要博得美人心,自然要在这种时候痛下苦功。他只惦记着李淳终于不在面前碍眼,却将其他几位仆从自动忽略不计了,可见在这厮心中,竞争对手唯李淳一人尔,究其原因,临行前李淳那句深情告白可谓功不可没。

    这厮又仗着自己模样幼小,堂而皇之扮起了柔弱,走不多久便用力抱怨腿酸脚痛,然后眼巴巴盯着凤集不放,旁人要背也不依,凤集无奈,只好将他抱在了马上,却又悄悄敲了一记他的额头,微责道:“再胡闹,自个儿回家去。”

    这句威胁,永嘉早听得疲了,此时不由得暗地里偷笑,窝进凤集怀里小声道:“我回去了,谁替你杀那个乌介?”

    凤集忍不住在永嘉头上轻轻拍了一记,低声道:“小人得志便猖狂,你忘了当初的约定了?”

    永嘉吐吐舌头,笑道:“好啦好啦,我听你的,你别气,生气多了老得快。”

    凤集持缰的手微微紧了紧,却笑着问道:“若我老了,你又怎的?”

    永嘉立刻指天画地发誓道:“老了也喜欢!死了也喜欢!你甚么样子我都喜欢!”

    凤集忍不住微微一笑,圈住永嘉身子的手臂收了收,柔声道:“你还是乖乖睡一会儿罢,这阵子沾不得蚩尤珠,你还是多休息的好。”

    永嘉这会儿倒是听话,扯过凤集身上的大氅,将自己裹在里头,靠在凤集怀里,果然很快便昏昏睡去了。

    小小的身体,却温热无比,熨帖在凤集心口,挡去了草原上多少朔风如刀。前方的路好似没有尽头,身后的黑暗也暂时抛到了脑后,此时此刻,天下之大,竟仿佛只有这二人同行。

    一时间,凤集竟冒出了个古怪的念头,今后的路,与永嘉如此相伴,好像也不错。

    ☆、第八章 谶语

    第八章谶语

    已是五月末的天气,西北草原上依旧很冷,早晚的寒风无遮无挡地刮起来,简直冷入骨髓。凤集一行人离开大营后,先向北,待走出四十几里,又分出一个人折而向西,因地势空旷,周遭简直一目了然,李淳派去跟踪的人委实不敢靠近,只好也分出一人跟踪那个独行的,其他人还是随着那匹醒目的白马一路向北而去,渐渐进入了大漠。

    分出来的这人得了这个任务,颇有些暗喜,因向西虽分属朔方节度,但还是大唐疆域,较深入回纥那一支要安全得多,也舒服得多。眼看着前行那人步履缓慢,不像个身怀武功的,更是好对付的很。谁知这念头刚刚转过,头顶已遭了重重一击,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永嘉笑嘻嘻拍拍手,自那人隐藏的小丘顶上跳下来,拣起作为凶器的石刀,又随手插回了靴子。他对石刀一直情有独钟,一来沉重好用,二来不至于哪天馋了就吞下肚去,因此原先的刀子丢了,很快又磨制了第二柄随身携带。

    他先搜了搜这人随身的物事。干粮清水已经动过了,阿羽定然嫌脏,不要;通宝几十枚,这个好,我老人家笑纳了;军用佩刀,呃,在乱世中没刀子防身挺危险,还是给他留下吧;再翻翻翻,翻出块腰牌,花纹挺精致,大约就是阿羽要的东西了。最后找出传信用的烟筒,一泡尿浇上去了事。

    完成任务,他收好腰牌,一溜烟追上了凤集,忙不迭献宝道:“阿羽阿羽,你看是不是这个?”

    凤集接过腰牌在手中掂了掂,笑笑,道:“好了,这个到手,我们便可去陶宣那里了。”

    永嘉拉住凤集的袖子,仰头问道:“陶宣又是哪个?”

    凤集失笑道:“你这记性,先前不是告诉过你了么,陶宣便是现任朔方节度使。原先我父亲曾在朔方节度幕府与此人共过事。”他眯起眼,微笑续道,“与我,也有些交情。”

    永嘉撇撇嘴:“又是这个狐狸样子,看来这个陶宣定是欠了你爹好大一笔钱,你这是讨债去了。”

    凤集弯腰捏捏永嘉的脸,笑道:“虽不中亦不远矣,认识你这么久,我忽然发现,你除了牙口奇好,居然还会动脑子。”

    永嘉大怒:“你这是绕着弯子说我笨么!”

    凤集朗声大笑,伸手抱起永嘉兜进大氅里,点了点他额头,道:“永嘉永嘉,你的性子,真是讨人喜欢。”

    永嘉略有些迷惑,不晓得自己做了甚么叫凤集如此欢喜,但美人开怀总是好的,他便也懒得探究原因,只顾着趁机在凤集脸上蹭来蹭去占便宜。

    凤集竟也不怒,只是笑骂道:“小鬼头。”

    永嘉才要反驳,却瞧见凤集此刻笑得极是欢悦,竟忍住了,心中暗想:“若阿羽喜欢我做小鬼头,我老人家便假扮几天,也未尝不可。”

    话分两头,却说朔方军的首府重镇盐州,最近刚刚发现一件奇事,官府征夫修路,竟掘出一个地洞来,地洞极狭小极幽深。节度使陶宣命士兵腰间坠了绳子擎着火把下去探个究竟,却在洞底取上一块石板来。石板宽不到半尺,厚达一寸,上头刻着五个字:“鸾凤合接,桃李共济。”

    这八个字很令人不解也就罢了,最奇特的是,这字看来竟像是手指写上去的,只是指痕极深,绝非人力所能够。陶宣命人将这块石板好生收藏,秘不外宣,却悄悄四处寻高人来解此谶语。

    而恰在此时,盐州来了个大人物,此大人物并非旁人,乃是十三岁初入长安便才名显扬,十六岁入进士,成为当朝顾相的得意门生,十七岁过博学宏词科考试,如今官拜监察御史,还和当今广陵郡王有些不清不楚的大才子,大名人,柳凤集,柳子羽是也。

    凤集少年时大半时间在盐州朔方军中度过,如今名扬天下,盐州人不免与有荣焉,对凤集返乡很是欢迎,作为地方长官的陶宣虽然对凤集的来意有些揣测,但表面上也对这位少年才子发出了盛情邀请,请他在盐州停留期间,赏光在节度府小住几日。

    没想到,凤集竟然一口答应了。

    陶宣大为不解。此次重逢,凤集身上实在有太多令他不解的地方了。

    一来凤集做监察御史,但不分管朔方,此来何意?二来前阵子听说凤集随广陵郡王殿下的军队奔赴西北前线,对抗回纥,怎么忽然来到了盐州?三来,他认识凤集已有些年头,此子虽然貌美若好女,待人也素来温和有礼,总是面带微笑,但那样的笑,看着就分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如今再见,凤集容貌更盛,却言笑晏晏,一侧首一回眸,均自有一段天生的风流,美得简直让人抓心抓肺。

    陶宣不免心下暗暗琢磨,这柳凤集与李淳的事,看来九成是真的,不然以此子秉性端方的性子怎么就能变得这样风情万种?定是被李淳在榻上好生调/教过了。

    他本就男女不忌,当年对柳凤集已有些遐思,只是未能得手,如今柳凤集只带着个小童,孤身入住节度府,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一块肥肉,不吃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何况此子若真是李淳的禁脔,却被自家吃到嘴里,岂不是更加快意?

    是夜,陶宣于节度府湖心亭宴客,府中处处明烛高烧,侍女穿梭往来,衣带留香。出席人数众多,文武兼有,其中还有很多本地大族,半是给节度使捧场,半是对柳凤集好奇。

    柳凤集也不负众望,彼时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一轮明月,二月映照下,凤集长发未绾,白衣飘飘,横笛踏歌自水上长桥款款而来,身后跟着个眉清目秀的垂髫小童手捧瑶琴,竟是宛如谪仙。

    甚么叫美人,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美人儿,在这一刻,众人纷纷明白了为甚么当年贵妃回眸,六宫粉黛便没了颜色,这与容色无关,实在是那种深入骨髓的风情独一无二。偏偏如此美色当前,却让人生不出丝毫亵渎之心。

    这一下出场先声夺人。李唐重道,国人不免纷纷学些黄老,如今活生生一个谪仙出现在眼前,登时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凤集身上。陶宣大为得意,亲自出亭,降阶相迎,才要去携凤集,那小童已顺手将瑶琴递过来,自己托住凤集长长衣袖下的手,将他恭送进了湖心亭。

    陶宣微有些尴尬,方将瑶琴转手要交给下人,那小童已大声道:“此是我家郎君爱物,莫给俗人污了,还是我拿着罢。”说罢便抢了回来,抱在怀里,目光很是不善。

    陶宣被他抢白了几句,心中却有些暗喜,原来自己在柳凤集心中,倒不是俗人一流,看来他对自己很是看得起,因此面上也不由得带了几分笑,道:“是我一时愚了,子羽不要见怪。”

    凤集微笑道:“仆这个小童年幼鲁莽,心直口快,都督雅量,已是仆之大幸,何谈见怪。”

    他随口对那小童吩咐道:“还不给都督赔罪?”

    那小童看模样很是不服,却又不得不听话,只得气鼓鼓地拜下去,大声道:“都督在上,鸾停失礼了,请都督不要责怪。”

    陶宣哪里会和这么个幼童计较?不过一笑置之,早有美貌侍女上前,将凤集引入席中,那小童便立在凤集身后,神态倨傲,如同一个小小的门神。

    这湖心亭很是阔大,主客坐在里头,便可设十几席,外头的回廊还容得下几十人,地上铺着柔软光滑的毛皮,席上铺设珍馐美酒,极显豪奢,美貌的侍女身着柔软的丝衣往来穿梭,侍奉周到,与灵州前线被回纥劫掠过的村镇相比,宛如两个世界。

    凤集在这种场合倒是如鱼得水进退有据,无论眼前是甚么人,都礼节周全体贴入微,令人如沐春风,陶宣请他抚琴作诗题字,也都一一照做,竟是有求必应,自然宾主尽欢。待散席后,陶宣亲自送微醺的凤集到客房休息,那个小童已被手下人借故引走,房中只二人独处,他便再也按捺不住。

    若说清醒时的凤集有十分美貌,那么酒醉后的凤集便足足有十二分,面颊晕红眼波流转,唇色鲜艳欲滴,扶住额头的一只手白得几乎透明,陶宣只觉小腹中一团火热,便不由自主探向了凤集的襟口。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