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小娘子》杜家小娘子分节阅读170

    韩承家借着月光看了眼睁着眼也没睡的弟弟小声问道:“咱们去看看咱姐吧?”

    韩立业点点头,“行!过几日跟他们三个一起走也成!”

    韩大林和韩二林听了一耳朵,往一起凑了凑取暖缩着脑袋慢慢入睡。

    隔壁的房间里,韩大丫带着孙子孙女睡炕上,韩大林和韩二林妻子一起打地铺。

    韩大林妻子王氏捅了捅身旁的弟妹,对着床上的韩大丫问道:“娘,咱家还有个姑姑啊?以前没听说过啊!”

    韩大丫打个哈气淡淡道:“你们没听说过,我还没听过呢!没看见今天来寻亲的吗?问恁多干嘛?”

    韩大丫对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姑姐没啥感觉,反正两家离这么远也不会有啥大来往。看着她家的日子也不错,也不会拖累自家,当家的愿意来往就来往,又没啥。

    韩二林妻子宋氏笑着道:“看娘说的,这亲戚就要多走动走动,三个兄弟说他们妹子在京都,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什么都是顶顶了不起了。咱家有这么个亲戚,以后东子他们也能多条路,总比本家的人天天来闹腾担惊受怕的好。”

    儿媳说到这个,韩大丫也是心里来气。明明他家招了承家上门,本家的人还盯着家里的房子铺子,真是贪心至极。若是父亲还在,他们怎么敢?也不过是欺负他们势单力孤罢了!

    王氏跟着道:“听爹的意思过些日子想去看看姑姑,咱们是一起去还是就爹和二叔去。这几日家里生意不好做,不趁着过年多卖些,年都过不亮堂。”

    韩大丫听了心里更来气,城里的木匠铺子和本家的人勾、搭着不收家里的货,本家的人隔三差五就来闹一场,生意根本没的做。这要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娘…”王氏张嘴想说说小儿子明年进学堂的事情。

    韩大丫心里正烦,没好气的道:“都别说了,睡觉!你俩晚上惊醒些别睡死了,看着点孩子和院子里的牛。”

    王氏和宋氏撇撇嘴,齐齐应了声不说话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拉大旗扯虎皮

    不知道谁家的公鸡牌闹钟一大早喔喔的叫着。

    杜七隔着小弟踢了脚杜八提醒他快点爬起来。

    杜八摸摸屁股拿起旁边的大棉袄穿上,看着杜九慢悠悠的系扣子。

    杜八任劳任怨的叠好被子,三人便出了门。

    做饭棚子里已经冒了白烟,有人在做饭,三人扎堆去茅房,喊了一嗓子里面没人便一个个进去。再过会儿洗了脸,其他人也都收拾好出了屋子。

    吃着不算丰盛的早饭,杜七突然道:“大舅二舅,我等下回城里一趟,行李还在客栈里放着,不安全。”

    韩承家听了立马急了,“怎么能放客栈里,一夜不回去好些客栈都能给你摸了去。”

    杜七笑着安抚韩家几人,“没事儿,那家店妹夫家的人常落脚,算是熟人信的过的。也没啥东西,就是几件换洗的衣服,其他的行李都捎回家去了。”

    听杜七这么说大家才放下心来。

    杜立业沉思了下道:“正好我去城里备点年货,跟你一起去吧,省的不认识路。”

    “那就谢谢二舅了!”

    吃过饭,杜七跟着去拿行李,东西不多杜八和杜九就没回去,两人和大舅说了声便打算在小镇上给家里买些东西。

    镇子上生存不易,柴米油盐全部靠花钱买。大舅家的木器点生意不行,今早吃的饭明显没有昨天黏糊。他们住几日,说不定走了后大舅家就要饿肚子了。

    杜家原本就不是什么富贵之家,杜八自然知道家中最缺些什么。

    棉布一家两匹,大米白面一家一袋,糖块点心来几包,再割上十斤肉,两人租了推车大包小包的往回走,路上看到有卖冰糖葫芦的也买了十串给孩子们吃。

    两人回来就见木器店门口又围着一堆人,看见他们两个回来了,纷纷让了道。

    杜八扛着两袋米进去,瞅见昨天的一群人拿着棍子坐在店里不动弹,招呼着韩大林和韩二林一起来拿东西。

    “这袋子里都是二道的白面吧?米也是今年新下的米吧?这几袋子有好几百斤了!”

    “这四匹布也不便宜啊!这么多,两年都不用买布了!”

    “糖和点心是老王家的,闻着真香!”

    “好多肉!好想吃!”

    “糖葫芦都买十串,忒有钱了!”

    一群人明里暗里羡慕韩家亲戚有钱,想起店里的一群人又忍不住幸灾乐祸。韩家也不是啥都好。

    杜八杜九把手里的东西放下,看着已经站起来的一群人问道:“这怎么又来了?”

    也不等他们回答,杜八扭头看向韩承家,“大舅,他们到底要啥?”

    韩二林见老爹涨红脸说不出来,大声道:“他们就是觉得我爹是上门女婿,名不正言不顺,看上我家的房子和铺子!”

    哦!原来是觉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被被人拿走了,不甘心啊。

    杜八看向韩承家,极其认真的道:“大舅这房子铺子是属于你家的吧?房契在你家手上吧?”

    韩承家连连点头,“是我们的,是岳父亲自传下来的。”

    “那么,这就好办了!”杜八一路装逼,对着弟弟道:“九弟,来的时候妹夫给我们写的信能用上了。你拿着信去衙门报官,把这些人全抓到牢里看他们还敢来不!”

    韩承家听说报官忙拦道:“不能报官!不能报官!”

    韩家的人本来就排挤他们一家,若是闹到衙门以后关系更僵,一时舒坦了,子子孙孙却要受罪。

    杜八见一说报官对面的一群人脸色有一瞬间不自然很快又恢复过来,当即拉大旗扯虎皮。

    “大舅,这韩家没出什么大官吧?出了咱也不怕,说到皇帝面前也是咱家占理。大舅别怕,咱家妹子嫁的是官家人,妹子公爹可能耐了,天天能见皇帝。回来的时候妹夫给青川的官员写了信,说是舅舅不好找的话就让衙门帮忙查查户籍啥的。

    咱觉得吧太麻烦人家了,还是自己找比较好。这不找到了,皆大欢喜。谁知道大舅家天天有人来找茬。大舅家要在这住一辈子,这天天上门怎么能舒坦,还是让衙门管管吧!”

    杜八话落,对面的韩天华等人脸色更是难看。

    哪一家报官都丢人的事情,他韩承家不怕没脸,他们韩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若是这韩承家外甥说的是真,他家妹子真的嫁了大官。这韩承家以后自然只能交好,房子铺子根本不能再提。说不得本家还要供着他们。

    杜八说话的时候不知道外面正好有衙门里的衙役经过,衙役也只当他是故意吓唬人,回了衙门嘻嘻哈哈的当趣事儿说给了其他人。正好王亭长经过,觉得天天见皇帝这口气太大,一般人不敢说,敢说的不是有本事,就是脑残。闲来无事王亭长决定来看看。

    韩天华几人也真怕杜七几人是有靠山的主儿,赶忙让人去了喊了父亲和大伯二伯来。韩家的长辈们听说了也纷纷跑了来。

    于是,不过一会儿,韩家白发苍苍的长辈和中年无为的王亭长一起过来了。

    众人纷纷对着亭长施礼,王亭长审视的看了杜八杜九一眼,笑眯眯的道:“听说这里有人闹事,闲来无事我来看看。”

    韩家族长腆着肚子赔笑,“大人误会了,这都是小辈儿闹着玩儿!”

    王亭长微笑着点头不置可否,笑眯眯的对着杜八和杜九道:“看两位公子气度不凡,一身杀伐之气,不知仙乡何处?”

    虽然这人说话文绉绉的,不过眼光不错,竟然能看出他们家是杀猪的。不错!不错!

    杜九摇摇头,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过去道:“舍妹乃户部主事柳子安大人府上侄媳,韩承家乃我等舅父,还望大人照拂一二。”

    “好说!好说!”王亭长接过信认真看起来,见到落款处的印章更是欣喜。

    “早年柳大人在青州任府尹,王某曾远远见过一次,没想到大人如今已经高升到户部了!大人真乃国之栋梁!”

    说着王亭长就要把信揣怀里,凭着这封信,以后有难了,说不定还能求见柳大人一次。

    杜八快手夺过来放进怀里,一脸不好意思的道:“我妹夫说了,这东西只能给看看,要不让人当成结党营私的证据留下来就不好了。”

    你都这样说了,官职卑微的我好意思抢吗?

    悻悻的看了眼杜八的胸口,王亭长扭头看向韩承家的小辈,计上心来。嘿嘿!大人我总是这么机智!

    机智的王亭长殷殷嘱咐了韩家族长一箩筐的话,又告诫了他们以后不能再上门骚扰便脚步匆匆的离开了。

    王亭长要回家问问夫人,他家还有几个未嫁娶的小娘子小郎君,可有和韩家匹配的。肯定有!

    柳主事啊!柳主事!

    若是他没记错的话,柳主事的儿媳妇是喜乐大师的徒弟,九皇子的师妹。

    九皇子啊!九皇子!

    坚定的太、子党,以后太子登基,妥妥的封王。

    若是他家和韩家成了亲家,是不是也和王爷皇帝拉上关系了。

    王亭长好似看到一条通天大道!

    见着平时除了碰见银子笑弯了眼的王亭长变身眯眯眼,韩家族长已经明白这三人背后肯定有人王亭长都忍不住巴结的人。

    韩族长冷冷的呵斥了来砸东西的几人,“你们几个小辈儿不学好,这是韩承家的家,哪是你们能随便闯的。回头让你们爹娘把铺子里的损失补上。好了,快些走吧!”

    韩天华脸色复杂的看了眼铺子,一言不发的带着人走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