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小娘子》杜家小娘子分节阅读171

    等着人走光了,韩族长和另两位族老热情的招呼韩承家和杜八杜九进了后院。

    韩族长招呼着看起来很好说话的杜九坐他身边,笑眯眯的问道:“小兄弟可真是能耐,这四十多年的亲人还能找到,真是不一般的能干。不知小兄弟家在何处?刚刚王亭长看的信是哪位大人所写?”

    最后一句才是关键吧!

    杜八不喜欢这种假的要死的氛围,直接替杜九道:“上上任青州府尹是我妹子的公爹的大哥,我妹子能耐的很。你们韩家最好别上门欺负我家大舅没个帮扶。我家大舅以前吃了苦头,现在有我们撑腰,以后掂量着办。真要闹起来,不好看的是你们!”

    韩族长觉得这熊孩子说话忒难听!

    什么叫上门欺负?以前不过是族里的小辈不听话罢了,哪有那么严重。

    “小兄弟放心,一笔写不出两个韩字,都是一家人,族里绝不会看着韩家的子弟被欺辱。今天这种事情以后绝对不会再发生了!”

    韩族长连连保证,最后征得韩承家的深深赞同之后才离开。

    家里的事情终于解决了,韩家人很是高兴。

    半下午的时候,韩立业和杜七带着行李和一车东西回来。

    听说了上午的事情,韩立业亦是忍不住替大哥高兴,虽说他们两个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可终究根基不深,在其他人看来都是外来人。大哥有事他能帮忙,他所在的周家却不会帮忙。这次借了外甥的势解决了事情,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小瞧他们两家了。

    当天在大舅家歇了一日,具体说了说家中的事情和杜小喜的师父师兄和夫家。杜七便言明,年关将近,家中繁忙他们要赶回去。等着明日去小舅家一趟,三人便准备回了。

    次日,杜七一行人又跟着两个舅舅去了上关村。

    上关村绝大多数的人家是周姓和刘姓,韩立业入赘的人家是老来得女的周天赐家。周天赐是二代单传,和族里的关系不错。

    当初周家就是看中韩立业没有家族牵绊,又有个哥哥可以帮扶一把。等着韩立业进了门,这几十年一家和睦。如今周家二老垂垂老矣,只在家中帮着照看孩子。家中的管家大全早已交给韩立业。

    听闻韩立业的外甥找来了,他家还是极出息的人家,周家人甚是高兴。

    等着三人到的时候专门请人做了席面,一家老小给予热烈欢迎。

    热热闹闹的认亲吃饭,之后又和道听途说他们三个兄弟是大官的周氏老的掉牙的族长说了几个时辰的话。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躺在周家宽敞明亮的屋中,杜八忍不住感叹一句,“这才是认亲啊!欢欢喜喜的多好!”

    在周家停留一日,次一日三人便带着两个舅家送的年礼被二舅送回青川码头,搭了路过山水县的船踏上回家的旅程。

    临行之前,杜九专门给杜小喜去了信,告知她已经找到舅舅了。

    大半个月后,杜七三人终于赶到了家。

    杜七把两个舅舅的事情从头到尾一件不拉的说了一遍,又把两人专门送给杜娘的礼物拿出来,接着告知等着过了年开春两个舅舅就要过来。杜娘听了是一件比一件高兴。

    把丈夫儿子们赶走,杜娘小心翼翼的打开面前的两个红色木盒。看到里面相差无几的簪子时,杜娘忍不住捂住嘴低声哭起来。

    两个盒子,各自安放着三只木簪。

    劣质的桃木因着时时有人把玩已经变得莹润光泽。

    当年,他们三姐弟,江樱,江玉竹,江玉松。

    母亲曾亲手把院中枯掉的桃树打磨成三只木簪,上面刻上他们的名字和图案。

    三姐弟小心珍藏,用心呵护。

    最终还是葬送在那场造成他们苦难和新生的大水中。

    如今

    他的弟弟们却打磨出相似的簪子,祭奠母亲和她这个姐姐。

    母亲在天之灵也会高兴她的孩子这么多年依旧牵挂彼此吧!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卖的远远的

    杜老爹每年送来的年礼都是家里产的东西,其中一大半是杜老爹漫山遍野专门给杜小喜挖的冬笋。

    杜小喜爱吃笋,北地天寒地冻竹子难成活。有次杜小喜写信回家的时候抱怨过一句,北地的笋子都是运了老久过来的一点不新鲜,没家里的好吃,杜老爹便每年春笋冬笋成百斤的送过来。杜小喜怕累到杜老爹说过几回不要了,每到出笋的时节家里还是按时送到。杜小喜每次吃的时候欢喜又自豪,他家亲爹就是这么爱她。

    杜小喜这几日便忙着处理笋子,泡些酸笋顺便准备其他的年货。

    小星星还是个小爬货,大概是穿的太厚,扶着人站一会儿还行,一迈腿铁定扑街。按照目前的情况,小星星学会走路怎么也到明年开春了。

    忙忙碌碌几日杜小喜便接到了七哥的来信。

    信中说了两个舅舅家的现状,言道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见一见。接着又嘱咐了杜小喜把江家的那一帮人处理了,省的以后被缠上。

    七哥他们在的时候已经和杜小喜说好怎么处理江家的人,办法非常简单直接把人给卖掉!

    江家的人如今并不是自由身,当年他们卖掉杜娘舅舅和其他几个庶出子女一路走到京都并没有过上好日子,反而因着当家主母生病花光了钱,最后走投无路只能一家人卖到大户人家做奴才。

    江家原本就是小地主,一家子是什么也不会,卖身的时候根本没人选他们,最后实在无法他们便说自己擅长种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一家人也只是待在庄子上种地。

    杜小喜接到信便投了名帖到赵祭酒府上,言明想要购买江家人的卖身契。赵祭酒家的少夫人当即同意让人拿了身契给杜小喜。

    江家人因为有了当官的亲戚在庄子上便抖了起来,话里话外他家侄女一定给他们赎身,接他们出去过好日子。这些日子是什么活也不干,庄子上的管事老早就报了上来询问该怎么办。因着柳家的关系少夫人也不好决定,便一直这么不尴不尬的放着。今日杜小喜上门终于解决了这件事情。

    杜小喜拿了江家人的卖身契回来,直接让芳草喊了牙婆过来。

    王牙婆专门经营大户人家下人的采买,杜小喜见了人直接道:“把这家人卖到南岭,卖的远远的。别卖到腌脏的地方就行。”

    王牙婆秒懂,干他们这一行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遇到,他们只要按着主顾说的去做就成。

    “夫人放心,您说的我们绝对能做到。”王牙婆连连保证带着卖身契离开了。

    王牙婆也没回家直接坐车去了赵祭酒家的田庄,对着田庄的管事说明来意,管事立马让人把江家人给叫了出来。

    终于摆脱这一家子麻烦了啊!

    来人到的时候江长远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难得的大晴天,温暖的太阳让他恍恍惚惚入了梦,梦中是他悠闲的少年时光。

    那时候他家有几百亩的田地,家里伺候的下人长工一大堆,他每日什么也不用做,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父亲姨娘有好几个,家里的庶出弟妹要看他的脸色生活,谁要是让他不高兴了,接着几天都别想有饭吃。

    秋日来了,娶了娇妻,春风得意。

    夏日来了,百花楼的香香花娘甚是温柔美丽,母亲已经答应等着雨停了给他买回来做妾。

    雨淅沥沥的下,突然倾盆大雨从天而下。

    大水淹没了田地,淹没了待收的粮食。百姓们跪地痛哭,依旧止不住瓢泼大雨。

    后来,饿的啃树皮的流民们闯入了家中,抢走了他们的粮食,他们的钱。

    什么也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

    他们变成了流民,需要乞讨的流民。

    最后变成了奴才,由高高在上决定别人生死的主子变成了奴才。每日劳劳碌碌,悲惨的活着。

    江长远看着梦中无忧无虑的自己,愣愣的想若是没有那场水灾,他现在肯定成为富家老爷了吧!

    ……

    “爹!郑管事让我们过去!”

    江宝贵推推已经睡着的父亲,大声喊道。

    江长远迷糊着反应过来,看了眼满脸笑意的儿子问道:“怎么了?”

    江宝贵理所当然的道:“管事说让我们收拾收拾东西有人来接我们走了!肯定是杜十娘来接我们了!她要不按咱说的做,回头咱就把她是庶女生的贱种的事情闹出去。再告诉别人她枉顾亲情,无情无义,她肯定会供着咱们!”

    大概是刚刚做了不好的梦,江长远心里有点慌,站起来对着众人道:“我们先过去吧!”

    郭氏甚是欢喜,一路上笑呵呵的和庄子上的人打招呼嘴里连连道:“我家外甥女要接我们出去享福了!哎呦!年老了还能碰见做官的亲戚,真是太高兴了!王婆李嫂子有空去县衙串门啊!我那外甥女婿就是咱洪兴县的县令,你们不知道那丫头命多好,喜乐大师竟然是她师父呢!据说还有个做皇子的师兄,皇子啊我都没见过呢!凭着我们两家的关系,到时候和我那外甥女说说让蒹蒹和葭葭也拜到大师名下,等着以后我们也有的福可享了!你们一定要记得来看我们啊!不过我们大概要去京里住大宅子了!哈哈哈……”

    郭氏一路走一路炫耀,如今庄子上的人都知道她家外甥女嫁了当官的,还有个能耐的师父和师兄,她家外甥女婿也是官家少爷。见着郭氏的得意样儿,大家俱是笑呵呵的奉承着,心里却是各种鄙夷。就你们江家那破人品,就是有个富贵亲戚过几天也受不你们,就等着被赶出来吧!

    江家众人得意洋洋的走到主事的院子里。

    田庄的管事对着王牙婆道:“就是他们!”

    王牙婆看了眼抬着下巴看人的一家子和管事道了谢,上前两步对着江家众人道:“跟我走吧!那边还等着呢!”

    江家众人以为是杜十娘那边还等着,郭氏满不在乎的摆摆手:“等一会儿怎么了?我们又不是不去!走走!快走!”

    王牙婆看着这一家子的姿态就知道他们误会了什么,不过谁在乎呢!她只要有银子赚就成了!

    出了田庄便见一骡子车孤零零的停在旁边。

    郭氏脸立马拉了下来,不满的看着王牙婆抱怨道:“这么冷的天就一辆骡子车想冻死我们啊?没有马车至少也要抬轿子过来吧!真是的,这点小事也办不好!”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