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很真挚。“我为什么讨厌你?我反而很羡慕你。你富可敌国,又如此风流多情,武功之高更是举世罕见,被你打那一掌,我昨天都还在吐血。”他完全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飞快的一转。“你那些小美人呢?”
曲直君道:“我是来等你的。”
应天长心中可谓万马奔腾,苦笑道:“等我做什么?我又不美,黄粱也已经不在我身上。”
曲直君道:“你误会了。我并不是来跟你做交易,相杀,或者其他一些劳心劳力之事。你即将远行,我只是来送你一程。”
应天长疲乏的看着他,什么都不想了。“不知阁下希望我有怎样的结局呢?”
曲直君并不回答他这露骨的问题,只是郑重而恭敬的解下了腰间的洞箫。
袅袅的箫声已远。应天长仍旧站在亭子里。
他这时候觉得罗宛不来可能比较好了,刚才那诡谲到近乎发梦的场景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上一个好兆头。曲直君那一曲与其说送远,更像在给他送终。曲直君如果真想要他的命也无所谓,毕竟这样想的人一向不少,但曲直君的目的似乎不止如此。随便那是什么也罢,他现在不想考虑(反正全部拒绝),也不想考虑别的事情。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揣测罗宛会不会来上。他甚至辨认水上经过船只的数量,无意识的以此来占卜结果,这也并不能说明他就比平常更疯魔,因为有时候他就是靠钱币正反面来决定事情的。
但直觉和天意不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失去落雁刀的罗宛,是否还愿意做他的刀?
他想或许罗宛的愿望已经没有那样强烈。
他突然想起摇曳着意外寂静的月影的江面,罗宛胸膛贴上他后背的温度。再早可能还有一些模糊的,连发生没发生都不确定的细节,但他懒得去考虑那些了,只自作主张想一些最重要的,无法推翻的确证。那温度就和后来败雪阁寒室里一样,和一个月前罗宛落在他唇上的那个吻一样,——他不由得摸了摸嘴角,确定那痕迹还在不在,——在是肯定在,可是已经陈旧褪色。逝者如斯夫,他就站在这里,想每分每秒是浩荡江水,罗宛的愿望则是浪潮,时不时会带着一种吞噬一切的气势扑上沙滩,去撕咬他的脚踝,随之而来的则是下一秒身不由己的退却。他相信前者就好像他相信后者,然而理智告诉他事情不会是如此,这只是他的错觉,或者一种潜意识的希冀,别说那个吻在上个月,就是在昨日,或者哪怕方才,那么这一刻过去,他依旧不能确定。
他明明白白的知道这样想的自己可说恶心透顶;那么反过来,对于这样一个恶心透顶的自己,是否确实也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
然而他为什么要反复纠结于罗宛的愿望,他自己难道就没有愿望?难道他的愿望还能取决于罗宛的愿望?
他不知道他的愿望是否等同于罗宛的愿望。唯一可确定的是他极其期望此行可以有罗宛陪同。
这性质可能很严重,也可能各自目的还是有微妙的偏差,但现在换他求不得这是无可奈何的了。曾经他以为这事虽然很难以启齿,很伯仁,总算其实他置身事外,到底能高枕无忧。谁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轮到他去默许,去暗示,这都不够,逼着他转守为攻。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如此,干脆进洛阳城去——想到这个份上,他手指突然攥紧了败朽的栏杆。
岸边风吹草动,一直在沙沙作响。秋蛩的凄厉的鸣叫也很流丽,箫声的余韵被凝滞在雾气中,久久的徘徊不去。连月光也像有声音。
在如此五光十色的声音之中,要错过一个人的踪迹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
应天长的手指又突然松开。血液平静的流过心脏。他起先是以为认错了,而后反应过来是因为罗宛没有带刀。一个没有带刀的罗宛,以一种他极熟悉又既陌生的,一种万无一失又全无防备的姿态,正向他走过来,脚步慢而笃定。目光确实是在他身上的,不是透过他在神游,看什么其他的东西。但是又不是那种直直盯着的刺痛感,很有分寸,仿佛他也是亭子的一部分。这时候再假装去看地面或者眺望远方什么的实在太尴尬了,他只好也愣愣的盯着罗宛,一直到罗宛走到他面前来。
“你怕我不来吗?”
应天长老老实实的承认。“是,我怕你不来。”
罗宛笑了一声。“因为你怕输,你怕一步踏错就无可挽回。你凡事都留余地,是不肯做绝,是想有朝一日有退路。”
他伸出手,食指虚虚的压在应天长嘴唇前,仿佛要阻止他开口一样。“我跟你不同。我对你没有退路。”
应天长极轻微地叹了一口气,温热的气流拂过罗宛的指尖,后者愕然的收回了手。“是。这一次,你我都没有退路了。”
☆、章八 还乡
他在梦里又听到笛声。淡而又淡的一抹笛音,像一缕缭绕的雾气,遮着一个模糊的看不清楚的影子。睁开眼的时候,知道比平时要早。极其暗淡的晨曦几乎透不过陈旧的窗棂,寒意倒是无孔不入。
罗宛起身整理,走到舱外去。船虽然有了些年头,条件不可谓不舒适,船上几乎没有别的客人,在清晨寒冷刺骨的江边孤零零的停泊着。他看到天边最后一颗星还没有落下去,也找不出丝毫曙色挣扎的痕迹;一个青衣人正坐在船头,回头看到是他,便笑了一笑,笛子还拿在手上。
“吵到你了?”
罗宛煞有介事一点头。
“对不住啊。”应天长老实道歉,但样子就有些心不在焉。“你不是一向起这么早。”
罗宛站在他身后;二人靠的太近,他能感受到对方头发上的潮气。“你呢。”
应天长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只是伸手指向远处连绵不绝的颜色暗沉的峰峦。
“楚岫青啊……”
他们离开洛阳已经二十日了;应天长从旅途一开始就很不对劲。话也变得很少。以往两个人一起出去,他喜欢尽可能的安排,每到一地,吃住行尽可能的做好准备,用他的话说,这乃是办事能力的体现,旨在给旅伴减少负担。罗宛看他忙忙碌碌的样子,一方面乐得清闲,有时候也觉得心情愉悦。
但这一次几乎全部是罗宛在拿主意了;应天长只负责魂不守舍,有时候要叫他好几声才能听到,突然惊醒看着罗宛的时候,又往往带着那种有些抱歉的、无力的笑意,说劳烦好友,怎样都行。
罗宛是靠谱之人,所以一切都很行,结果是应天长只剩下一个向导功能,连这也不堪胜任,罗宛开始问他“我们去哪里”,应天长说“往南吧”,犹豫一下,又说“也不是太南”。罗宛听到这就不问了。
他们一路南下,行经襄阳,换水路往江陵去,行程称不上快,也并非刻意放慢,途中平静,近乎无聊。秋意在一日日浓厚,早上船板上结极重的霜露,被褥潮凉,很不舒服。
入夜后两人时常结伴下船去到岸上饮酒,倒换罗宛有一搭没一搭表达对当地风物感受,这角色他多年不做,有点陌生,然后也带着几分惊悚意识到或许过去几年内,应天长包容他良多。但对方无知无觉,只是看着他笑。
时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单调平静之感。他可能自五岁以来,第一次离开刀这么多天。身体随之变得迟钝。那退化是明显的,这时候给他一把刀他都未必会使,这现状让他免不了有些忧郁。他仿佛感到身体有一部分血肉凝结了成了他不能控制的石头。然而他放任自流,并不想做出改变,这样一点点麻木下去,以至于晚饭后应天长坐在船头一边观星望斗一边告诉他,我们明天就可到达目的地时,罗宛竟然有点无所适从。
“明天?”
“明天啊。”应天长不解的看着他。“别告诉我说你还想多走两日。”
“不,”罗宛把那一瞬间的失衡抛到脑后。“那今天晚上?”
这问题古怪,应天长却很了然的敲了敲旁边的木棋盘。“下棋吧。”
他们下的很随意,思考的时间都用来走神,应天长走的尤其厉害,回过神看棋盘时候,脑子竟然一片空白,连刚才下在哪里都不记得。
罗宛看着他,他觉得有点尴尬,随手落了一子,落下去才发现完全自寻死路,急忙又要拿起来,罗宛一把将他手按住:“落地生根。”
应天长道:“好!我愿赌服输了。”他突然想起来。“咱没赌什么大不了的吧。”
“你说输了的人就跳水里喂鱼。”
“那显然不能算吧……”
水里有破碎的月影。水里映出的面容,已不再是当时少年的面容。
应天长突然问:“我是不是很老?”
罗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我不比你更老?”
应天长愣了一会,大笑起来。“你实在太会说话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夸你。”他说。
他整个人的轮廓一向很随意,有些模糊,像会变形的盛着水的容器,这时候在月光下却显得显得格外清晰而柔软,盘腿而坐,衣衫下摆散落在地上,眼睛和手指都毫不设防。罗宛痛苦的意识到——甚至不能用意识,因为这事情几乎就是强迫性的推到他鼻子跟前的——他现在无论做什么,应天长都不会拒绝。
碰他也好。亲吻也好。或者其他更进一步的事情也好。应天长都不可能拒绝。不如说他几乎在期待。他本质上还是好奇的,这会要了他的命。
他可能连借口都已经想好了。
罗宛清清楚楚的听见血干涸在耳后的声音。他猛然站起身。
“很晚了。”他说。“去休息吧。”
次日午前他们下了船,应天长似乎终于想清楚,一改连日来散漫作风,精神抖擞的领着罗宛轻车熟路在街头巷尾穿梭。这小镇虽然小,也带着楚地那种多年兵火洗练,一种昏黄残破的温暖之感,当然不排除是他先入为主的一个印象。应天长一边走,一边即兴发挥。“你看那个牌子。这汤饼店,二十多年了!这街的地势太低,一到下雨,就是沟,”刚说半截,戛然而止。
罗宛猛一转头,应天长已不见了。迎面走过来一个穿粗布衣服的青年,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罗宛也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下意识的挪开一些让他过去,还目送了一会他的背影。这样等人消失在街道尽头后,他就发现应天长也在旁边一脸怅惘的跟他一起目送。
“我竟不知道你轻功好到这个地步。”
应天长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近乡情更怯。他倒不一定认得出我来。”
“你既然认得出他来,他大概也能认得出你。”
“好友,你讲话为何如此的有道理?”
人烟渐渐稀少,他们似又出了城,前方一带墙垣,墙外种着高大的榆树,门是半敞的,可看到院落里的葡萄架和井栏,状貌清洁,必然有人打理。应天长脚步肉眼可见的放慢,罗宛适时的问道:“我要如何称呼。”
应天长犹疑不决的看看斑驳的大门,又低头看看脚。“前辈总是万无一失。”
“乌前辈和晏前辈?”
应天长抬起眼,有些意外的盯住他,似乎想说什么,但一转念就知道罗宛是赢在哪,放弃了追究。“只有晏前辈,没有乌前辈。”
罗宛一惊,还没询问,应天长已经一步跨进了门槛,罗宛也只好随之跨入。一个身材瘦削的妇人正背对着他们站在檐下,罗宛凭借朴素的常识判断这中间有着故意的成分,因为两人之前发出的响动足以使任何一个不明就里的主人回头来看看的——但应天长全然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喊了声:“师娘。”
罗宛大感尴尬,然而那妇人仍旧没有回头,他只得也硬着头皮行礼:“前辈。”
他这一声就起到效用,因为主人到底不认得他,跟他没有过节。那妇人转过身来,腰背笔挺,鬓发光洁,那极其锋利的目光,竟使得罗宛往后退了一步。
他一时间无法判断出妇人的年龄;她的脸上已有了些皱纹,双手也青白枯瘦,然而她的头发是皓然的雪白,使得五官相比之下年轻得很不相衬。他心知道应天长短期内估计没法从地上起来,飞快的自报家门:“晚辈洛阳罗宛。”
晏又青仿佛完全没有看见应天长,只是盯着他,突然问道:“你使刀?”
罗宛道:“前辈面前,不敢称会使刀。”
他这句话全然不是客套;应天长曾经当武林掌故貌似随意的讲给他的乌绮南和晏又青的故事,他彼时不明所以,现在却心照不宣。而三十年前曾经以一把鸣玉刀震惊武林,又突然销声匿迹的晏又青,本来就是江湖中每个刀者心中近乎传说一样的人物。
晏又青冷哼一声。“你不白跟他一道,学了他几分脸皮。”
罗宛一头冷汗,余光突然扫到应天长正死命跟他使眼色,然而这可能头一次应天长想表达什么他完全不能领会,干脆不去领会。“晚辈已无刀可使。”他也不是没有见过脾气古怪的前辈,根据经验判断自己这个实话实说的风格,也未必就会吃亏。
晏又青又看了他一眼,将目光移到直挺挺跪着的应天长身上。应天长不敢与她视线相接,低下头去,颤声道:“我知错了。”
猜你喜欢
- 卫青岚
- 青岚牙子
- 当一切真相展现在他眼前,黑衣的男子迎风而立,问顾庭哲所见人心是什么颜色的 顾庭哲说“以我的眼睛,所见到的颜色就是人心的颜色 即使被置身于黑暗,也要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光明“一面镜子,从中我窥见了世界、人生,以及我那骇人而又壮丽的本性《悲剧的诞生 顾庭哲是一名警察,可惜是犯过事的,大概是源于他溢出的正义感
- Y岚岚
- 所谓神笔族,就是笔下可生万物的人类。所谓画中物,就是从这类人画面中走出来的生灵,这些生灵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意志,而只是塑造者意念的延伸“我破了,你将我拼好,我烂了,你将我凑齐,我若死了,你再另画一个我”他说着,推了推她“这么危险,何必回来”她却紧紧握住那只手。这世间人,都说神笔族好,可谁知道神笔族难?
- 月夜桥
- 初遇那日,皇城中细雨纷飞 那人一袭白衣,亭亭玉立,好似雨中梨花 再遇那日,雕窗外艳阳高照 那人眸光凌厉,素手怒指,仿若雪中傲梅 他常常在想,这该是怎样一个人,才在那样纤弱的外表下,藏着一副铮铮傲骨 他也常常在悔,如若那天“十年寒窗,一朝金榜,万千家财,泼天富贵 可换你,再信我一次《雪葬黄花》续作《玉
- 卫青岚
- 救人一世,尽落个满门抄斩,再世为人,她要逆天改命,毒祸天下!获神剑,契神兽,修神诀,炼天下神器!欺我者亡!虐我者死!诛我全家之人,让你连活都没有可能!再活一世,就是这样猖狂!他是世上最冷漠的九爷,战场见到他的人,都已经死了,人送“活阎王。本以为他是最无情的九王爷,却变成了自己夜夜变狼的大师兄“小师妹
- 青岚
- 鱼在渊
- 第一部《风岚传》第二部《青冥苍狼》文案那一年,他13、他14。用两小无猜的年纪,他们戏言了一世的衷情;那一年,他15、他16。在情窦初开的时刻,他们只为彼此义无反顾;那一年,他16、他17。看着他威加海内之后的负手而立,他终于知道他与他的距离,不仅是人君…与人质;那一年,他23、他24。他终于站到他
- 岚岚
- 她是精神杀手,用意念掌握生死,一朝穿越,却成了一个废材三小姐 废材吗 你们见过修灵,空间,御兽,腹黑,训了烛九阴当宠物的废柴吗 长姐挑衅,受人欺凌 不好意思,她可不是软柿子被人捏着玩 传说中的邪王要追她 开玩笑!堂堂女皇会让你这么容易追到手 某男感受到她的腹诽,一脸风轻云淡,咬牙切齿,amp;amp
- 嵐嵐
- ?2017改版更新《恋恋夏日?偏见女孩?傲慢班长?温柔校草?混血学弟?谜样霸王「那家伙,真的很过分「因为我不喜欢秋恋恋,所以她太失望了」不!不!不!你听不出来我在说反话吗「妳马的道具没有,马的没办法,只有驴的」这人是纯粹想藉机对我骂髒话吧?这是搞笑剧无误「乐观开朗是我的代名词,没有什幺事能让我放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