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子归来》分卷阅读119

    看着?那新来的知州虽然不与我作对,但也不偏帮我。我还要靠你替我注意许州的动向,一旦有异状,立刻向我报道。”

    霍玉一想也是,毕竟郭湛安不是什么琉璃做的人,且沈县那边应该还有不少人在,几十个人的规模,总不至于让自家哥哥一个人冲在前头吧。

    他这些天也多去街上打听外头的情况,发现许州里出现的塔鞑人大多都面黄肌瘦,与先前见到的精神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就算这些塔鞑人天生神勇,他就不信饿了几天肚子的还能有先前那势头!

    这么一来,霍玉也就放心了,还不忘拍着胸脯保证道:“哥哥放心吧,许州还有我在呢,保证让哥哥安心处理沈县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郭湛安刚醒,怀中的霍玉也跟着起来了。

    “怎么今天这么早就起了?”郭湛安有些惊讶,还以为是霍玉睡不好,就重新躺回床上,一只手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拍着霍玉的后背。

    霍玉虽然向武鑫习武已经有一年左右了,身子骨也因此好了不少,但因为小时候受寒落下的病根,加上前后两次受伤,一到冬天身体就发寒,根本没法早起。郭湛安心疼霍玉,干脆免了他上午一半的功课,往往等他去府衙处理了大半天的公务,霍玉才不情愿地从被窝里出来。

    今儿个起那么早,实属罕见。

    霍玉半睁开眼睛,却挡不住睡意的侵扰,只能迷迷糊糊地抱住郭湛安,说道:“哥哥,让我再抱抱,要有好几天抱不到呢。”

    这无意间暴露出的依恋重重击在郭湛安心坎上,要不是自己还要赶去沈县,他真是恨不得抱着霍玉再多睡一会。

    但他还有要事需要处理,只能狠下心,亲了亲霍玉的脸颊,说道:“这几日我不在,你自己也要注意早些睡,知道么?让他们给你多准备几个汤婆子,屋子里的炭火也不要停,嫌弃那味道就多扔点陈皮进去,千万不要受寒了,嗯?”

    霍玉一一应了,他受郭湛安的教导,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做,成为郭湛安束手束脚的禁锢,可一想到那些凶神恶煞的塔鞑,他是真舍不得郭湛安。

    两个人又亲昵了一会儿,眼看是不能再拖下去了,郭湛安这才作别霍玉。

    这么一番缠绵的后果,就是郭湛安来不及在自家用饭了,只能拿了两个厨房刚做好的肉包子带上马车,在马车中匆匆解决了早饭。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郭湛安一行人乔装成趁着冬天来沈县发一笔横财的商人,二十个衙役则分别假扮成车夫、掌柜、随从和保镖。这么一来,走在通往沈县的路上倒也不怎么引人注目了。

    一行人赶了一天的路,终于在日落时分到达沈县。

    ☆、第73章 肉干

    沈县众人并没有想到郭湛安一行人会乔装打扮而来,免不了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原本安排的住处是不能住了,只好去沈县最大的客栈里要了几间房间,除了郭湛安因为富商的身份而单独住一间上房以外,其余二十人则两两一间,就住在郭湛安房间周围。

    沈县县令蒋万福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脸颊上两块肉怂拉着,让人看着觉得十分丧气。他白天时就接到了飞鸽传书,知道眼前这位是许州的通判,近一年来朝廷里的风云人物,他可得罪不起,连忙扯出一张笑脸,却是比哭还难看:“郭大人来了,因信中写着不要太张扬,这才有失远迎,还请郭大人恕罪。”

    郭湛安点头道:“蒋县令客气了,今天信中没有写到我会乔装成商人来沈县?”

    蒋万福还以为郭湛安是兴师问罪的,如实回答:“信中只写了郭大人不欲声张,并没有提到郭大人会假扮商人前来,是我考虑不周。”

    郭湛安只是随口一问,见蒋万福战战兢兢的样子,便道:“你不用太放在心上,倒是那些塔鞑人,今天来了么?”

    蒋万福说道:“并没有,他们昨天才来过沈县采购,这次采购的东西比较多,大约要隔个两三天再回来。”

    “东西多起来了?多了多少?”

    蒋万福稍作估计,说道:“多了六成的样子,我有些担心是不是有更多的塔鞑人在沈县徘徊。”

    郭湛安却有不同的看法:“如今许州各处都有重兵把守,如果真有大量塔鞑人在沈县周围徘徊,驻扎在沈县外头的军队不可能没有动作。”

    一说起这个,蒋万福心头就涌出一股恨意:“大人,您就甭指望沈县这边的军队了,我前些日子亲自过去,想请那边的百夫长替我们调查这些塔鞑人的动向,结果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结果一点动静都没有!就昨天,那百夫长居然还派人过来,让我这两天准备好五十斤牛肉和五十坛白酒。我们沈县本来就不富裕,今年冬天这么冷,怕是明天春天务农的时间都要推迟了,每家每户都在节衣缩食,就怕熬不过这个冬天,现在叫我上哪整这些去!”

    郭湛安心中一惊,他知道军队里良莠不齐,像这个百夫长一样拿了好处不办事的军痞屡见不鲜,只是万万没想到,没了上头的约束,这百夫长居然如此大胆,竟然敢光明正大伸手讨要东西了!

    蒋万福见郭湛安脸色不好,知道他是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又道:“郭大人,还有一件事,我不敢和其他人说,只能请您帮帮我们沈县了。”说着,他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地道:“那百夫长和他的手下看中了我们沈县的几个姑娘,硬要把人带回军营,若不是我们执意不肯,都提着刀守着了,这些姑娘只怕早就……”

    “放肆!”郭湛安大怒,“西北军营难道都是这些混账么!塔鞑侵扰本朝多年,这些人不想着忠君爱国,驱逐塔鞑,净想着这些下三滥的勾当!”

    蒋万福见此,觉得自己总算是盼来了救星:“大人,我人微言轻,还请大人替我们沈县多多考虑啊。”

    郭湛安忍着气道:“你放心,这件事我不会坐视不理,西北乃本朝重要的边境,必然要挑选最好的士兵来守卫西北。”

    这句话就好比一颗定心丸,蒋万福想着这些天来那些军痞们的所作所为,想着之后他们的“好日子”,心中畅快无比。

    这个插曲过去,两人又回到正题上。

    “沈县距离边境路程太远,就算沈县附近的士兵没有尽心职守,塔鞑人一路从边境来到沈县,躲过所有巡逻士兵的可能性太小了。这一批塔鞑人能够避开所有人到达沈县实数运气,不太可能会有第二批。不过嘛,”郭湛安分析到一半,话锋一转,“虽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万事无绝对,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如果多了一倍的塔鞑人,我们的计划-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