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分卷阅读340

    夺关口。”

    “边军奋勇厮杀,斩首八百级,得牛羊三百。”

    “小股贼虏遁逃,审讯得知,欲同阿尔秃厮部汇合,再叩万全。”

    “贼虏狼子野心,恶性难驯。朝廷优抚,以德报怨,仍不知悔改。致边塞之地,狼烟烽起。”

    “臣叩禀,募军丁,丰边储,固边防,以备万全。”

    胸中早有腹案,一番话出口,中途未有半点停顿。

    谢丕沉思片刻,道:“事虽机密,终不可大意。如有泄露,朝廷追究,该当如何?”

    “兄长以为,小弟请压下请功奏疏,留待今日,是为何故?”

    “贤弟是说?”

    “这八百首级,都是功劳。”杨瓒轻笑,“名单之上,需均分于州府官员。”

    别部额勒身死,只能护送首级进京。别部附庸阳奉阴违,意图接应破关贼虏,无论真假,内附都成泡影。

    奏疏送到朝廷,事情盖棺定论。

    这些摘果子的,不想被追究“杀良冒功”,必会想方设法,将鞑靼的“野心”坐实。用不着杨瓒费心,地方朝中的保护网就能织成。

    憋屈这些时日,杨瓒一直在想,既逃不出大网,为何不能转而利用?

    果子被摘,总要讨些利息。

    对方接受与否,会不会恨得抽他小人,压根不在杨瓒考虑之内。

    利息付完,本金也别想再留。

    “战功”之后,尚有谷公公的后手。到时候,吃了多少,都要原原本本,丁点不落,甚至加倍还回来。

    敢摘他的果子,就该做好准备。

    表面鲜亮,内里咯牙,也要捏着鼻子吞下去!

    常言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杨瓒以为,自己忍够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

    二选一实在麻烦。

    杨佥宪手一挥,干脆多选,爆发之时,直接变态。

    第一百四十五章 谁遇谁跪

    正德二年,二月丙子,蓟州战报及请功奏疏飞送入京。

    偶染小恙,停朝近十日的正德皇帝,终于龙体安康,摆驾奉天殿,升殿早朝。

    正德元年,天子下旨,京城大小官员,无论文武,不管品级,正月皆不休沐。隔年未有新旨,自不能返家。

    本该下月处理的文书,都提至当前。

    各地官员考绩,粮税簿册,第一时间抄送有司。凡官员优劣,府库粮税多少,均提前下六部议。

    加上北方烽火连连,天子突然犯熊,正月期间,满朝文武都是早出晚归,熬出两只熊猫眼,比平时更加疲累。

    地方官员早早封笔,和家人团聚,喜庆新年。

    神京城的官员照样起早贪黑,熬油费火,处理政务。想到中都南京的同僚,都觉不平衡。

    一样都是京官,凭什么自己累得像老黄牛,旁人就能躲闲?

    秉持着同甘共苦的原则,集体请示内阁,天子旨意,京城官员不休沐,不能单是神京。中都凤阳,南都金陵,都要如例实行!

    内阁点头,官文飞送两地,正打算放假回家的两地官员,当场傻眼。

    正月不休?

    神京城的官员有事做,可以加班。他们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政务,顶多看谁不顺眼,抓到把柄弹劾一番。正月不回家,留在衙门里能做什么?大眼瞪小眼,数墙缝吗?

    奈何官文已至,并有抄录天子口谕,加盖内阁印章。两京官员再不情愿,也得回衙门枯坐,在值房里叹气。

    想到今上,愈发无奈。

    天子是打定主意,一心复兴圣祖高皇帝之法?

    长此以往,日子可怎么过。

    越想越是郁闷,不能说天子不对,怒火只能喷向神京官员。

    你不好过,就要拉上旁人?

    xxx的!

    别让老子抓住把柄,否则一月一封奏疏,不参到你回家种田,绝不罢休!

    不提朝中官员如何,神京城内,熙来攘往,比正德元年更加热闹。

    街头巷尾,爆竹声声。

    空气中,飘散着节日的味道。

    穿着新袄的童子,三五成群,头上戴着闹嚷嚷,手里攥着两三铜板,寻到正月里做生意的小贩,买一支糖葫芦,一张肉饼,或两个白胖的包子,都能高兴整日。

    欢乐的气氛渲染,东城长街两侧,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元月十五刚过不久,灯市散去,许多制灯的商人依旧留在京中,借着喜庆,兜售精巧的琉璃灯,走马灯以及五颜六色的奇巧玩意。

    彩灯多为大户人家买去,挂在室内,也能照亮玩赏。

    边角料制成的生肖、木簪、头饰,多为寻常妇人孩童买走。赚不了大钱,也能得三五个铜板。

    有心提价,奈何摊位一摆就是三五个,又非金银铜料,独卖个奇巧,能回本已是意外之喜。贪心太过,怕是一样都卖不出去。

    朱厚照“养病”期间,带着几个伴当,两次偷溜出宫。彩灯太大,目标明显,委实带不回,小样的物件倒是没少买。

    凑齐十二生肖,几支琉璃簪,送去坤宁宫。

    买到三座木料雕刻的小灯,几只香木雕的镯子,亲自送到两宫,言是他和皇后的孝敬。

    两宫甚喜,非但没有追究天子私自出宫,张太后还令人开私库,抬出两只箱子,一只送到乾清宫,一只送到坤宁宫,当是为儿子媳妇的一片孝心。

    一时间,内宫气氛分外和谐。等到小皇子小公主降生,必当更加和睦。

    至于长春、万春两宫的美人,暂时被选择性遗忘。

    天子没兴趣,两宫也不会提。

    帝后恩爱,实为好事。偏宠妃嫔,将皇后丢到一边,才会让两宫忧心。

    比起朱厚照,群臣的日子就比较难熬。

    大年三十不休,正月初一不歇,遇到边塞急报,哪怕正用膳,也必须筷子放下,急匆匆赶往衙门。

    因鞑靼叩边,整整一月,忙得脚不沾地。

    待边军取胜,鞑靼请求内附,天子也顺应群意,下旨盖印,变故又生。

    少年皇帝气不顺,直接撂挑子,罢朝。

    天子不上殿,却是连发敕令。

    京城文武一边至衙门点卯,一边还要加班加点,接待番邦朝贡队伍,处理四夷送来的贡品。

    这个关头,蓟州战报又至。

    别部额勒被万户仇杀,乞内附的鞑靼部落包藏祸心,意图里应外合,再破边塞。幸为边军识破,未能得逞。边军一战斩首八百,得牛羊兵器无算。

    战报送到,经手的通政使司官员,当即出了一身冷汗。

    递送兵部,尚书侍郎差点没打摆子。

    送到内阁,刘健李东阳谢迁对坐半日,各有思量,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怀疑有隐情,却不好盘根问底。全因随战报一同送来的,还有请功奏疏。蓟州文武,边-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