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分卷阅读51

    张渝轻声说:“睡吧睡吧,张渝陪着你哪,别怕!”

    ……别怕…………

    竟然,今生今世,还会有人对自己说这两个字……

    “……我害怕……”极轻极细的声音,说出口的时候就破碎了一地。

    ……李建成不见了……找不到了……

    明日猛地挺身坐起来!不好!

    “快喊袁总管过来!”

    “啊哟!我的祖宗!!”

    明日突然跳下床,把张渝吓了一跳,明日赶紧扶着他。

    因此一梦,连夜差人赶去长安示警。

    果然三天之后,廿七日朱由校就决定要破建成的陵寝。

    总算抢先了一步,行森应当有所防备。

    ……

    其实这些天以来,明日并不如表面上的沉静。他一直在等待着长安的消息。如果梦和现实吻合,那么,一定在透露建成的某些消息。

    …………只要朱由校一死,魏忠贤一党必乱,断龙脉这样的事,也会不了了之……朱由校人虽不坏,可惜昏庸,宠幸奸臣,残害忠良……

    正想着,一阵巧笑,“主子,你瞧,多漂亮的梅花!我在梅树最顶端摘的!”

    明日侧首,“怎么瘸上了?”

    成明甩了甩腿,一扭一扭地走过来,“我跳到最高的最上面那两枝,你刚才看到了吗?不过,嘻嘻,一个没留神,滑了一跤,擦破点儿皮。”

    “找个瓶子装起来吧。”

    成明一年来学习认真,长进不少。他找了个素色的瓶子装上一红一白两枝寒梅,举到面前晃了晃。

    “明儿,”

    “嗯?”

    “以后不要摘这园子里的梅。”

    “…………哦……咦?外头什么声音?”

    丧钟。

    外面响起沉闷的丧钟。当当当,回荡在皇城灰色的天空。

    “梅枝过长,”明日缓步而来,含笑拈梅,“可略做修剪,免其断折。”

    “好呀。”

    天启七年正月初四。

    二十八岁的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

    正月初五,明日差去长安的人带回“蛟龙剑”。

    ☆、末日王朝(前篇)

    像来自海底最深处一样,蛟龙剑又深又冷。锈迹斑斑,不复昔日风彩。剑壳雕琢着繁复的纹饰用以环绕美丽的蛟龙。依然出身名门。

    只是不再有人可以令蛟龙出鞘。包括明日。

    试过许多次,用上了九成的力量,都无法撼动这把剑。再加力道,恐怕这把剑就要折断了。

    大概,它也在等人吧。

    等人的心,固若金汤。

    可是大明的江山已经风雨飘摇。

    时光冷静地栽培着一段三生烟火。

    大人,陕西八百里加急!

    知道了。

    洪尚书接过军报,扔到一边。

    大人……

    陕西丢了,对不对?洪尚书狼毫不停,还在写公文。

    ……大人英明!陕西总督孙传庭,被李自成斩首,祭旗了……

    不用看。早在三年前,洪承畴就在丹墀金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警告过他们,须防乱民借天象大举生事。当时明日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别有用意,但也确实出自真心。战乱烽火,百姓何辜?

    山陕两省自那一夜暴雨过后,再无点滴雨雪。三年来,万倾良田,龟裂荒芜,颗粒无收,州县村野,灾民流亡,饿殍遍地。

    三个月前,内阁首辅钱龙锡再次调拔十万石赈灾粮食给重灾州县。结果十万石粮到了地方,只剩下三万石。

    陕西反了。山西反了。

    银川驿站驿卒李自成和张献忠叛出明军,自称夜遇青龙。李自成对外宣称,上古神兽青龙命其称王,替天行道,诛灭昏溃的大明王朝。李自成遂自立为“顺王”,顺应天意,和张献忠各领一路大军,攻占山西省,又迅速乘胜打到陕西。叛军一路之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山陕二省官军连连溃败,两省总督,上一个死一个,不是自杀就是被杀。

    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时候,满朝臣公却依然忙于施尽浑身解数,互相弹压,结党争权,才华横溢。

    内阁大学士周延儒和温体仁趁机弹劾首辅钱龙锡赈灾不利,伙同地方官员私吞赈灾粮。最近一段时间,朝堂讨论最多的不是平乱,不是赈灾,而是首辅该由谁来当,钱龙锡该怎么死。

    明日索性称病不出,除了兵部的紧急公务,其他事务大都交由兵部主事和兵部侍郞去处理。

    现在明日关注的是另一人。袁崇焕。

    辽东前线,锦州城,兵变。

    锦州缺饷,守军作乱,副总兵毕自肃被杀。朝中流言纷纷,有猜测说锦州城其实已经丢了,袁崇焕隐瞒实情,居心难测。

    崇祯二年冬,皇帝下旨,令辽东总督袁崇焕并一干辽东守将进京述职。

    袁崇焕若来,各路猜测便不攻自破。袁崇焕若不来,便是畏罪,山海关的屏障之一锦州城便是真丢了。

    …………袁崇焕,究竟敢不敢进京呢?自从圣旨下后,满朝窃窃私语,那些跟袁崇焕有联系的官员,惶惶不可终日,那些跟袁崇焕有嫌隙的,伺机而动。

    明日从吴三桂那里得到的消息是,袁崇焕亲自去锦州平乱,一去四天,至今未归,音信全无。锦州被乱兵隔绝成一座孤城了。

    约期未满,万一袁崇焕在锦州出了事……明日,也是坐立难安。

    大内总管,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兼东厂提督,王承恩亲自来洪府宣旨。

    这是他第二回来到洪府。他打量着洪府名动京师的梅园。京城传闻,兵部尚书洪承畴家世豪富,府中梅园景色奇绝。

    可是很少有人能踏进洪府梅园。

    自天启年间开始,凡沾上兵部尚书一职的官员,无论功绩如何,清廉与否,没有一个最后有好下场的。有格职查办的,有重罪被斩的,有流放充军的,有抄家灭族的,也有遭刺客暗杀的。

    洪承畴是唯一的例外。

    洪承畴连任四年兵部尚书,历经两朝皇帝,依然稳居高位。

    外界传闻,洪尚书其人若梅,清冷孤傲,洪尚书有自己的幕僚,洪府人才济济,就连洪府的家丁们都训练有方,各有所长。

    外界传闻越多,越显得洪承畴神秘可怕。

    王承恩记得,头一回来这园子的时候,还是崇祯元年,皇上初登大宝,年方十八。

    曾经他们也以为洪府万千险恶,可是当他们踏进园子,看见的却是一个独自站在雪地里的青年。白衣狐裘,淡雅雍容。他仰望梅树,黑发如轻烟散开在风雪里。

    洪承畴伸手,接住一朵随风落下的红梅。

    《御宅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