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分卷阅读52

    原来,这才是传说中的,梅园奇景……

    王承恩侧过头,看到身边的小皇上也静静地站着。雪落下,染白了十八岁帝王的黑发。他这样静悄悄地,远远地望着梅树下的那个人。皇上很胡闹,扮成一个小太监,脸上抹黑,眉毛贴浓,非要跟在自己身边,非要跑要来洪府看看。

    花树下,洪承畴回身一笑。繁华竟也阑珊。

    那天之后,皇上再没有去过洪府。

    只是夜深人静,皇上总爱独立景山最高处,惦起脚尖,……看,远远的那里,花飞如雪……

    ……………………其实,当时洪府梅园至少有十二个方位,设了隐哨。而洪府四周也被东厂锦衣卫暗中包围。洪承畴早就察觉小太监就是皇上了吧?

    出府的时候,洪承畴亲自送行,淡淡地说了一句,马滑雪重,请慢行……

    如今皇上都二十岁了,只有一个皇后……王承恩沉沉地叹了口气。每次去江南,他都千方百计搜罗各色佳丽,可是皇上连看都不看。大臣们赞皇上勤于政务,只有王承恩知道,那里面浅浅的,无处可说的,已经泛黄的,花飞如雪。

    洪承畴迎了出来。

    王承恩笑着喊,洪大人,皇上宣您进宫哪,一道用晚膳。

    ……公公稍等,容本官换衣服,整装面圣。

    不必。王承恩轻笑。皇上说了,大人便装进宫即可,无须着官服。

    这样……

    洪大人,皇上……其实不是大人想的那样……严历……

    明日看了看王承恩。王承恩一笑,奴婢多嘴了。

    如今的朱由检长成清峻少年,眉目之间依稀有朱由校的风骨。大明皇族大都喜爱赤红色,但长相却有一种与赤红不相称的俊逸。明日不愿意想起那个冤死在自己手上的天启皇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还在埋头批阅奏折,没有让明日起身。明日听见脚步轻响,明黄色的靴子停在眼前。

    免了。崇祯伸手扶起明日。看看。

    明日没有接,缓声道,臣,不敢。

    崇祯的手僵了一下,依然扶着明日。无防,朕要你看。

    ……遵旨。

    明日伸手接过。崇祯踱回龙椅上靠着。

    十封奏折。

    全是在说锦州一事,都是弹劾袁崇焕督战不利。他们甚至大胆猜疑推测,说袁崇焕已经先把辽东关碍锦州城献给皇太极了,随后便是宁远城,然后再打开山海关,把整个辽东献出去。有的还把袁崇焕格杀毛文龙的事也翻出来,说袁崇焕早就把皮岛送给满清了。奏折里面几乎句句可以致袁崇焕于死地。

    并且上这十封奏折的人身份贵重,都是朝中重臣,其中甚至有刚刚整垮原首辅钱龙锡,上任不足三天的新任内阁首辅周延儒,以及次辅温体仁。

    袁崇焕的处境非常凶险。有那么一瞬间,明日左手的手指轻微地滑了一道弧线,又收住。

    他动了杀机。任何人,都不能在十年约期到来之前,取走袁崇焕的性命。否则,明日没有办法克制自己的杀意。哪怕这个人是皇帝朱由检。

    看完了?

    是。

    说说你的看法。

    臣不谈看法,只看形势。

    哦?崇祯看了看明日,轻叹一声。满朝臣公,只有你与朕观形势。

    袁督师进京之后,一切形势自然明了。

    崇祯沉默了一下,手点着桌案,笑说,洪卿好像很了解袁督师呀,就这么把握他会来?

    臣如果不这么回话,恐怕今天的晚膳就没得吃了。

    哈哈,好!洪卿来陪朕喝两杯吧。朕自登基,三年以来,未曾有一夜得空,可以悠然饮酒,闲话家长。

    ……皇上,即然皇上对辽东已然有所把握,就无须太过忧虑。

    满朝都说洪卿眼毒,果然不假。连朕也逃不过你的双眼。

    皇上,过讲了。

    朕可没说在夸你呀。

    是么……

    哈哈,果然眼毒,又给你看出来啦……

    席间二人又都是淡淡的。王承恩在一旁侍候着,也不敢出声儿。

    崇祯突然看向明日。朕记得三年前,满朝无人敢动魏忠贤,只有洪卿率先上疏,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真是锦绣文章。

    听到这句话,王承恩斟酒的手不动声色地顿了一顿。这些年,不少大臣明里暗里指责洪承畴也是魏忠贤余党,都说洪承畴当年挺身而出弹劾魏忠贤,是为求自保。没想到现在,皇上竟然这样直白地跟洪承畴说出来。皇上长大了,心思越发深沉了。洪承畴,会怎么回答呢?

    明日抬眼,在灯下望着崇祯,淡淡地道了声谢。

    崇祯跟王承恩都有些失落。洪承畴竟没有接话。

    崇祯举了举杯,明日也举了一举,二人隔空对饮一杯。

    放下酒杯,明日缓缓地说一句《韩非子》里的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崇祯握着酒杯,忽地看住明日。洪卿当真一针见血。言罢又再饮尽一杯。

    明日淡淡一笑,幸好,臣即非儒,又非侠。

    王承恩垂着眼,又为崇祯满上一杯。洪承畴反将了皇上一军。洪承畴不为自己辩解,反而调转锋芒,指责皇上被言官们的弹劾奏疏所纠缠,疏于实务。这些也确是实情,每天的奏折里八成都是朝臣们在互相指责,只有两成是真正地在上疏言事。只是,王承恩还是叹息。

    记得当年皇上还是信王的时候,有一回退了朝,年少的信王又磨磨蹭蹭,王承恩知道,那是他要假装巧遇,又要等洪承畴一路同行。那天是年底,风雪满天,梅花飘飞。皇上一眼看到洪承畴,正要开口,没想到洪承畴却先笑起来。

    细细的雪花在风中打转,晕开江山如画。

    洪承畴一身赤红官袍,踏雪行来,步下金水桥,到了皇上面前,却抬袖行礼,淡淡地说了一句,

    信王殿下,马滑雪重,请慢行。

    皇上眼睁睁看洪承畴越过他,走向后面的魏忠贤,听见洪承畴带笑的声音与魏忠贤渐行渐远。

    是在哪里见过这样飘转凋零的雪?覆水难收,都像牵强的丹青墨迹。

    ……洪承畴永远不会跟我亲近。皇上说。

    当时王承恩的回答是,洪大人性子清冷,若是肯与人亲近了,恐怕倒有点吓人呢。这才令年轻的信王展颜。

    其实皇上说的没有错,洪承畴永远不可能跟皇上亲近,正如皇上永远对洪承畴的权势心存猜忌。

    此时却又忽然想起这些往事。想是看着皇上越长大,越衬出自己老了。王承恩低头一笑。

    崇祯又尽一杯。

    明日举杯只沾了沾唇。

    崇祯看着杯中酒,半晌,虚空地望着大殿,又叹。又饮尽。

    王承恩退后几步,转身摸出一壶新的,开封,再满。

    看来皇帝今天晚上备好了。明日只好再抿一口。

    灯火昏黄,满室凄清。

    王承恩轻笑着说道,皇上,臣前儿去金陵,遇到一位奇女子,诗画清雅,精通音律,歌喉美妙。

    崇祯便道,唤来弹一曲助兴吧。

    只见轻纱帘内袅袅婷婷出一名娇艳女子,轻拢细弹,惊起琵琶曲。

    明日停杯回首。

    皇帝幽幽念道,千钟美酒,一曲蒹葭殇。

    刹时,静了静。

    连那名女子也似有所感,放缓了节奏。她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席面,但是话却听到耳朵里了。皇上的句子是在形容另一个人的姿态。她本是秦淮名芳,见多了风流才子达官显贵,历遍了风月场。皇上的语调,她听得出来,秋水般的哀婉。皇上形容的那个人,是谁?

    明日端着酒杯,一动不动。

    乐曲声中,明日抬袖掩杯,一饮而尽。

    明日神色不改,又为自己斟了一杯,随口回了句,万倾葡萄,两声醉翁断。

    借“醉翁词”自嘲不过酒醉失态。与崇祯的语境翩然擦过。

    崇祯笑起来,摇头。你也太过小心。

    《御宅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